昨夜,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龇牙咧嘴,想到是你要来,激动的一晚上没睡好。

终于,第二天你如约而至了---我的大姨妈。

真实想不通世界上怎么会有“大姨妈”这种奇葩“亲戚”,来就来吧,不带礼物就算了,还非得把女性朋友们折腾个半死。

早就听说有一种薄荷味的姨妈巾(薄荷,味???),可谓神奇至极,果然,今日试了一片,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整个人顿时清爽了好多,就连思路都清晰了。

如此清爽的感觉之下,我不禁思考起一问题:在没有卫生巾的漫长岁月里,从孟姜女到杨玉环到你姥姥的广大女性们,是怎么解决血流成河的问题?

于是,怀着一颗好奇和探索的心,我拖着酸爽的下半身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以下内容知乎整理)

前卫生巾时代:(原始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始社会,在那个毛(皮毛,不是脏话)都没得穿的年代,活着都费劲,也就没有条件管大姨妈这事儿了,实在流的止不住,影响打猎了,就用干草、树叶擦一擦,脑补一下还挺疼。

前卫生巾时代1.0(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时期,祖先们逐渐有了文明,不再是穿一片树叶了,开始用树皮或兽皮缝制内衣遮羞,月经来时,垫上一些干燥物吸污血,并且学会用清水冲洗外阴,保持经期清洁。

卫生巾时代(封建社会)

到封建社会就好多了,人们发明了织布、丝绸,树皮、兽皮这些东西也就派不上用场了,当然,忘带纸的时候,该用还得用。

在未发明造纸之前,女性采用的是将草木灰装进小布条里,两头同细线系在腰间,成了所谓的卫生带。更换条数根据富裕程度来决定。更换下的卫生带,倒掉里面吸满污物的东西,将卫生带用清水加皂葛等去污洗涤。风干后再使用,急迫的时候,便用火烤干。

一些富裕的家庭,会为女性准备干净的棉花等物品,作为制作卫生带的材料。但是由于新棉花不容易吸水,所以很多女性更容易接受草木灰。

卫生巾时代1.0(造纸术发明之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发明造纸后,草纸等容易吸收水分的东西边派上用场。直接使用草纸或将草纸夹在卫生带里使用,一些有钱人家则使用祭祀用的白纸制作卫生带,因为这种白纸除了有韧性之外,还比较洁白,相对比较卫生。但是由于这种纸价格昂贵,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消费的起。

在女性生理卫生方面,过去只有比较富裕的家庭才会引起重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一直处于比较低的地位,很多百姓人家,女孩子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月经来潮时的困苦。一些女孩子会使用棉花等物品作为塞子,塞进阴道,企图阻止污血的外流,一些女孩子则终身未使用卫生带。

各种禁忌之下,古代女性使用、清洗、存放月事布时极其隐秘小心,许多男性甚至结婚几十年,都不知道有月事布这种物件的存在。

卫生巾时代2.0(民国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西方人对待月经的态度、处理月经的方式都和中国差不多。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女护士才用纱布加药棉做成了较类似现代“棉+无纺布”组合的原始卫生巾。

1920年,美国的金佰利克拉克公司用纤维棉和细薄纱批量生产出最早的卫生巾:Kotex(高洁丝)。不过现在带背胶的卫生巾半个世纪后才被发明出来,当时的高洁丝要用别针或绳子固定在内衣上,从方便程度上来说,并没有比月事布强多少。

西方先进的卫生巾最晚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就已经传入中国。当时,胡适在《常识》杂志的民国十七年第六十六期上,刊登过一篇《女子月经布之研究》,其中大力提倡女子使用各西药房均有出售的“上等经布”。这种药用棉花和纱布制成的月经布一盒十二只,用后可洗可弃,被作者称赞“实为经布中最佳者”。翻译成白话大概就是:姨妈巾中的战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从汉代到改革开放漫长的两千年里,月事布的形状和填充物基本没有发生过变化。直到七十年代,大部分中小城市和农村女孩第一次月经来潮时,用的还是母亲或姐姐亲手缝制的月事布。

直到现在!姨妈巾不仅普及了,而且都快贵的用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