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纽约时报》撰文报导了乌克兰安东诺夫派出17名航空专家赴中国陕西渭南考察中乌合资大飞机生产线,并对建设工作做出了指导和纠正一事,文中表示这标志着中乌合作生产重型运输机的工作进程又往前走了一大步,安-225、安-124等巨无霸的复活也是指日可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225

安-225是当今世界载重量最大的运输机,苏联设计它的初衷是为了运输“暴风雪”航天飞机,但苏联大厦的轰然倒塌让安-225再也没有机会完成它的设计使命了,现在仅存的一架安-225被广泛用来商业大件运输,给安东诺夫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利益,虽然俄罗斯和乌克兰曾多次试图恢复安-225的生产,但每次都因为资金或技术原因而终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225与波音747对比

至于中航工业和安东诺夫的合作会不会涉及安-225就得看中国空军的需求了,毕竟乌克兰手中掌握着包括D-18T发动机在内的全套技术,而中国的资金自然不会成问题,这样的强强联合一定比俄乌合作来的更有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跑道上的安-225

安-225一次能运载三辆主战坦克或20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进行战场机动,如果中国拥有一定数量的安-225,解放军的战略投送能力就能得到显著提升,毕竟一次投送一个团真的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