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潘妮家二宝顺利出生了,喜庆之余看到国内一则新闻,不免又让人伤心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这件事上医院和家属的说法不一,暂时孰是孰非还没有定论,潘妮认为在实情没有确认之前,不管是医院还是家属都应该给予一颗宽容的心来处理这起悲剧,而不是谩骂和推卸责任。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国情。虽然说男女平等,但妇女还是一个弱势群体,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没有做决定的信心,这和中国社会普遍价值观与家庭教育观念有很大关系。很多家庭,碰到事情都是男性拿主意,决定权也都在男性身上。妈妈在生活中总是有“问你爸答不答应”“这事你爸说了算”这种逃避的态度,给小孩,特别是女孩子的影响很大,碰到事情总是让家长,或者让家属,老公来确定。所以榆林产妇跳楼这件事上,如果这位女子的家庭教育到位了,教会她更多的主见和积极思考,培养关键时刻自己能做决定的性格,这起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了。

生娃这件事情的苦与累,丈夫家属这些非当事人是没办法想象,更无法体会个中滋味(也许你说母亲可以体会,但事实是每个女人的感受都不一样)所以潘妮觉得,中国对后代的自我认知和独立性教育非常重要,为避免更多类似的悲剧发生做父母的还是要让后代学会独立自主,并且对自己应尽的责任,义务和自己拥有的权利有一个清醒的认知。

这次潘妮在英国诞下二宝,结合在中国和英国两次生娃的不同体验来看,中国在妇产这块做的远没有英国那么好。潘妮深深的感触到,要是榆林产妇在英国,可能就不会发生跳楼悲剧了。

下面潘妮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潘妮在英国的生娃体验,确实是比国内好很多。(当然除了伙食,英国虽然是医院提供饮食,但真的是槽点满满,看了就倒胃口,简直就像是恶婆婆难为小媳妇的戏码——后面潘妮会给大家看看潘妮在医院吃的都是什么玩意,简直想翻桌子!)。

潘妮刚入医院的第一感觉就是——整洁,干净,舒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并没有贬低中国医院的意思,其实中国的医院也是非常干净舒适的,但总体上却没有给人“干净,舒适”的感觉。一是人多,医院本该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但人一多,再怎么小心,也不可能有多安静;二还是人多,让医院总像个菜市场,不停有人进出,在你面前走来走去,别说孕妇了,就算是病人,心情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这是中国的国情,一时半会估计也没办法解决。

所以潘妮住进英国医院的时候马上就感受国内医院不可比拟的舒适性:产妇少,人也少,心里压力很小(当然潘妮是二胎,精神压力也小很多);资源集中,医生有更多的精力关照到每个人,在任何时间对产妇的任何问题都愿意倾尽全力去解决。医院对每位产妇都尽心尽力的照顾周到(这点国内真的没法比,人太多了,小事只能自己解决,医生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来管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进医院后各位看官来看看潘妮的第一顿医院提供的伙食吧(伙计们,手都放到桌子边上了吗?)

铛铛铛!!!各种做法的土豆和水煮胡萝卜片,配苹果汁和酸奶。这是一顿清新,爽口,营养均衡的套餐。简单调味的胡萝卜片有着爽脆的口感和大地的味道,炸过的厚切土豆片软糯,香甜。酸奶更是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最佳选择,苹果汁……苹果汁咋来着……好吧,编不下去了……这要不是我有一颗强大乐观的心灵,大概看到这顿饭就会得产前抑郁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产的时候,英国和中国的区别也非常的大。

潘妮在中国生大宝是顺产,生产过程中医生,麻醉师,护士围在产妇旁边着帮忙。助产士也会主动为按压肚子,帮助加速产程。

英国则完全不同,顺产的时候只有丈夫和一名助产士会在产房,助产士负责记录胎心和宫缩等数值并且会提供很多帮助和建议。全程对产妇予以鼓励,而不会像国内的某些护士一样冷冰冰的对产妇说“别人都疼,喊什么喊,忍着!”。医生护士麻醉师那套班子,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出现。

中国产妇生产的困难其实更多是在疼痛上,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无痛分娩在中国更像是这一种奢侈品而非基本医疗需求。家属也更倾向于不给产妇用药,觉得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这样看来完全就是不照顾到产妇的感受嘛),甚至觉得让产妇在无任何药物帮助的情况下顺产是对产妇和婴儿最好的选择。(潘妮觉得如果当时有无痛分娩,或者有和孕妇沟通过这方面的情况,榆林产妇的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了。)

然而英国的无痛分娩非常的普及,止痛的方法除了椎管内分娩镇痛(无痛)还有笑气,杜冷丁等,助产士会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产妇的身体反应用不同的药,最大限度帮助产妇减轻疼痛。在英国产妇往往不会像中国产妇那样痛的呼天喊地的,英国的医生更是形容来这里生产就和度假一样,顺便得到个宝贝回去。

刚娩出的婴儿通常直接放在妈妈的肚子上,然后请爸爸为胎儿剪脐带,鼓励妈妈喂奶等,仪式感非常强。整个产程结束后助产士才会给孩子做记录,量体重等等。而中国……在每一位产妇后面还有一堆人排着队等着产床,医生也不可能慢慢悠悠的做这些可有可无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在生产中遇到什么问题,需要任何操作,助产士都是会和产妇本人沟通,获得产妇的同意后立刻执行,不会等到家属过来确认。在英国,医院充分尊重产妇本人的意见。这也得益于英国人对子女的教育到位,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自主性,对各种事情都会有明确的认知。产妇不会听完助产士说明情况后还搞不明白自己处于什么状态,反而很明确的知道的助产士建议对自己是对是错是好是坏。

辛辛苦苦生下了宝贝二娃,该给潘妮点奖励了吧。医院这时精心为我准备了一顿好吃的。

番茄焗豆子……巧克力米饭(卧cao!巧克力米饭!!这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特意为我准备的么?)……土豆汤………………还有一坨不规则圆形的不知道哪个异形上切下来炸过的shi黄色的似肉非肉的东西………………好吧,说多了都是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医院的整个过程(检查、用药、接生、餐饮、健康建议、产后护理等)全部都是免费的,或者说,你想付钱都没地方给,毕竟医院压根就没有“收费处”。而这次潘妮在英国医院的生产体验无疑是非常让人满意(除了吃的)。

不同于中国。在英国,顺产是观察12小时后出院(潘妮在医院差不多没待到一天)。顺产后不需要打乱七八糟的针水。回到家后陆续有医院和政府儿童保障中心的工作人员上门家访,详细的记录(书面记录)孩子的生长情况,喂养情况,衣食住行等等。并且政府每星期还会给新生儿发放20英镑(200人民币)的奶粉费。

如果政府儿童保障中心工作人员怀疑或者发现孩子被虐待,或者在家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是有权带走孩子的(交给其他愿意更好抚养小孩的家庭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访人员很注重单独询问产妇心情,产后碰到的问题,尽可能的帮忙解决,还会介绍一些政府举办的新手妈妈聚会,邀请妈妈们参加,预防产后抑郁症。整个社会对于产后抑郁症足够重视,并有相应处理机构和缓解方案,帮助新手妈妈度过难熬的日子。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对在英国生娃有没有更深刻的了解了呢?有什么想进一步了解的,给潘妮留言吧。

微信订阅公众号:潘妮带你游英国,第一时间接收关于英国的好文、好物资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