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考试:策略类文章标题如何写才能有特色?

一个好的策论文标题就像黑暗中的萤火虫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让阅卷老师疲惫的眼神突然亮了起来,手中的笔不自觉地在你的卷子上飞了起来,上扬的嘴角是对你绞尽脑汁、用尽洪荒之力想出来的绝妙标题的一种赞许。

什么是好的策略文标题呢?让我们先来看几个。

打造美丽中国的“制度屏障” ——人民日报

多给制度缝隙“打补丁” ——人民日报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人民日报

铲除传销毒瘤是一场持久战 ——新华网

精准扶贫不是“精准填表”——求是网

新农村关键在“新农民”——人民日报

筑牢三道防线管好“身边人”——人民网

振兴东北需擎好“三盏灯”——瞭望

发现了没,这些标题有什么特点呢?

是不是没看出来?

哈哈,不要紧。我们两个一组来看

打造美丽中国的“制度屏障” 、多给制度缝隙“打补丁” ,这一组什么特点呢?

制度屏障、缝隙、打补丁,这都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显得很生动有木有?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让“创新之树”根深叶茂

踩住城建浪费的“刹车”

做工作要学会“弹钢琴”

环保督察不是“稻草人”

高悬问责“利剑”倒逼责任落实

让基层医疗“脉络”更通畅

以创新下好社会治理“先手棋”

。。。。。。

这就是巧用比喻语言——添生气

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复为简约,更便于理解,而且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大家可以多积累一些,到了考场上,甩出一个这样活色生香的标题,必然能够为文章增色不少。

再看一组,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铲除传销毒瘤是一场持久战。这一组的“攻坚战”、“持久战”是不是感觉很有力量?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累了大量的战争词汇形容一场战斗的:保卫战、攻坚战、歼灭战、持久战、阵地战、游击战、突击战、运动战、闪击战、遭遇战、防御战、迂回战、破袭战、消耗战、突围战、刺刀战……形容战斗者的:勇士、先锋、模范、斗士、急先锋、排头兵、生力军、主力军……形容战斗相关的:堡垒、旗帜、号角、后勤、补给、前哨、站岗、大后方、当头炮、回马枪、连环阵……例子有:

打好蓝天保卫战

守好法治的前哨

吹响改革的新号角

打响改革攻坚当头炮

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

构筑生态文明建设坚强堡垒

。。。。。。

这就是善用战争词汇——提势气

战斗词语可以增强语势,铿锵有力,一听就虎虎生风。

就好比张飞站在长坂坡一声大吼,保准能震醒阅卷老师困倦的眼睛。

再来看看第三组

精准扶贫不是“精准填表”、新农村关键在“新农民”。精准扶贫、精准填表,新农村、新农民,通过对比,形成反差,观点一下子就突出了。

例子也很多:

撤县设市要“远视”不要“近视”

公信从公开中来

干部要严守“底线”勿碰“红线”

治霾“督企”更要“督政”

抓环保要“亮相”更要“亮剑”

。。。。。。

这就是活用对比手法——增灵气

对比的手法,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让人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有利于增强文章感染力、说服力。

夜愈黑,月愈明

再看第四组

筑牢三道防线管好“身边人”,振兴东北需擎好“三盏灯”。三道防线、三盏灯,看到数字,我们就有打开文章看一看是哪三道防线、哪三盏灯的欲望。

例子很多:

廉洁从政须有“三务必”

念好解决问题的“三字诀”

“四把握”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根治“潜规则”当破除“四唯”

要拆除高等教育的“四堵墙”

。。。。。。

这就是多用量化数字——显秀气

量化的数字让人一目了然,如果搭配比较工整、层次鲜明的小标题,会凸显逻辑性。搭配比喻一起使用也更生动,比如三道防线、三盏灯、三关等。

这样的标题也是最容易应用的。

但是,如果用不好,或者小标题不鲜明,层次不清晰,很容易沦为二类文。

所以最简单也最难。

标题的写法千变万化,本文也只是华图小编提供了几种参考,建议大家多搜集一些策论文标题,进行一下分类,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