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特色”:“中国紫”“中国蓝”

新华社西安9月16日电(记者沈虹冰、杨一苗、蔡馨逸)在柔和的日光灯下,一尊2014年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号坑出土、由上百块残片拼凑起来的驭手俑腰身挺拔,双臂微微前伸,双手呈抓握状……它的造型惟妙惟肖,头部缺损让人遗憾,而艳丽的紫色衣袖和袖口那一抹纯净的蓝更让人过目不忘。

经过保护修复后的彩绘御手俑。 新华社发 张天柱摄

中国古代早期的颜料多取自矿物质和植物,完全由人工合成的颜料因其制作方法复杂而显得弥足珍贵。

多年来,中外文物保护工作者共同对秦兵马俑彩绘进行了详细实验分析,解密了“中国紫”和“中国蓝”的配方及制备工艺,也为中国古代颜料的制作及使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经过保护修复后的彩绘御手俑。 新华社发 张天柱摄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周铁表示,通过查阅考古文献、实地调查取样,并用现代仪器分析这些物质的物理、化学特征发现,“中国紫”和“中国蓝”是由中国古代先民发明创造并在实验室成功制造的颜料。

“硅酸铜钡的制备条件较为苛刻。”夏寅说,需要将青石绿、重晶石、硫酸钡、石英等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在10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进行反应。因此,在科技条件不发达的2000多年前,“中国紫”是一种极为珍贵的颜料。新近的考古发现也不断证实,只有等级很高的皇室和贵族的墓葬才会使用紫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紫色是尊贵的颜色,代表圣人、帝王之气,自古就有“紫气东来”的说法。考古专家推测,兵马俑军阵整体向东或许与此有关,但也可能源于古代对北极星的崇拜。

“留住色彩——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成果展”展出的保护后的彩绘俑头。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考古工作者们进一步研究,确定了这两种物质制造使用的年代范围和地域轮廓,并首次发现紫色颜料中均含有“中国蓝”,为进一步理清其制造技术和演变脉络奠定了基础。

“两千多年前,秦人就能够通过矿物质人工合成颜料,非常了不起,足以说明秦代科技的发达。这类技术难度在秦俑的烧制上也有充分体现。”夏寅说,人类在进入工业社会以前,只出现过三种蓝紫色颜料,分别是“埃及蓝”、“中国紫”和“玛雅蓝”。

夏寅曾对全国11个省和自治区超过千余件彩绘文物样品进行分析。他发现,“中国紫”和“中国蓝”的使用从西周一直延续到两汉,尤以战国晚期和两汉时期为盛,其使用地域包括如今陕西、河南、甘肃、江苏以及山东等地。

对于它消失的原因,夏寅推测,可能因为这种颜料的制备技术掌握在高级国家机关手中,两汉之后中国进入一个长期分裂割据和战乱时期,这种先进的制备工艺随之失传。

“即便今天在现代实验室里制备这种色彩,也仍然难以把握。”夏寅说,“秦人如何掌握这种矿物质合成技术?又为什么要调制出 中国紫 这种自然界罕见的颜色?含义是什么?这是未解之谜,因为中国史书没有对这两种色彩的记载。”

“留住色彩——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成果展”展出的修复中的兵马俑局部。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作为古代颜料中极为珍贵的一种,“中国紫”在秦兵马俑的彩绘使用中却较为普遍。学者认为,这进一步印证了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其陵墓陪葬坑等级之高。

; ; ; 今年已经85岁高龄、被称为“兵马俑之父”的考古学者袁仲一曾对各类不同俑的服色进行了系统研究,紫色是被多次使用的颜料。其中,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战车上一尊将军俑身穿粉紫色长襦,其胫部缚着的护腿也是粉紫色;二号坑一尊步兵高级军吏俑,其外重长襦为深紫色。

; ; ; 袁仲一认为,武士俑的衣着没有统一服色,而是各随所好、颜色艳丽,在众多颜色中,以粉绿、朱红、粉紫、天蓝等四种颜色为主要服色的数量最多。

袁仲一说:“兵马俑服装五颜六色,其色调明快,崇尚靡丽之风。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汉初。这一审美观念让我们触摸到了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的情感与心灵,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丰富多彩。”

(原标题: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特色”:“中国紫”“中国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