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爱心专座”即便空着中小学生也不能坐

咸阳市教育局发文严禁学生在“爱心专座”落座,引发争议

有人认为是典型的教条主义;有人认为让座是爱心体现,但不能搞道德绑架

也有人认为,规定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以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礼让品德

近日,咸阳市教育局下发了一份关于中小学生文明出行的文件,其中“严禁学生在爱心专座落座”的规定引起广泛争议,目前这份文件已从该局官网撤下。

教育局文件:严禁学生坐“爱心专座”

网上流传的咸阳市教育局官网的截图显示,一份名为“咸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生遵守交规文明出行 专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的文件中规定:严禁学生在“爱心专座”落座。“爱心专座”是给老、弱、病、残、孕等人群设置的专门座位,必须为五类人群预留,即便“爱心专座”无人使用,中小学生也不得坐用。该文件发布日期为9月8日。

有网友认为,这是典型的教条主义,座椅就是供乘客坐的,学生也是买票刷卡的,还背着十多斤的书包,没人坐就是浪费资源,且可能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即“爱心座我不坐,如果是普通座我也不让”。也有人认为,规定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以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礼让的品德。

对此,咸阳市教育局相关人士称,该文件的目的是教育、引导中学小生从小养成良好、文明的习惯,并说该文件下发一周以来,中小学生在遵守交规、文明出行方面已有明显提高。

华商报记者昨日登陆咸阳市教育局官网,已经找不到该文件。在对咸阳部分学校走访中,有学生证实,学校确实要求学生不准坐爱心专座。有几名中学生说,即使学校没有要求,他们一般也不会坐“爱心专座”。对此,有的老人认为,鼓励学生让座是好事,“但是闲着也不让娃娃坐,要求有点过了。”

网友热议:让座是爱心不能搞道德绑架

网友“八水润长安”:礼让是人性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约束;禁止”是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等强制。咸阳强制推行这种教育方式,就已经偏离了“教与育”。

网友“忆拉罐”:没有其他座位就坐,老、弱、病、残、孕来了再让。

网友“九月风语”: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本身就是弱势群众,凭什么不能坐爱心座?初中的小女孩每个月有几天不舒服,怎么就不能坐爱心座?……给老人让座是爱心体现,不能搞道德绑架。

社科专家:目的是提高学生奉献意识

省社科院副研究员谢雨锋认为,咸阳市教育局的规定其实折射出一种社会现象,即公交车、地铁的爱心专座经常被无意识占用。“这项规定的目的可能不在于不许学生坐 爱心专座 ,目的是以规定为出发点,引领、教化学生提高奉献意识。”

对于此事所引发的争议,谢雨锋认为是教育部门并没有把这项规定解释清楚,另一个就是执行的问题,“有的学校可能会弹性执行,有的可能就会强制学生不许坐。”

律师:教育部门无权限制学生权利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认为,教育部门无权强制要求中小学生在有空位的情况下不许坐,“既不符合教育目的,也没法律依据。”他认为,对于中小学生应以教育为主、强制性规定为辅。

赵良善说:“每个乘客享受的权利、义务应当是平等的,设置 爱心专座 是双方合同约定中的 特殊条款 ”,对于特殊义务,应当明确行为后果,而现实中这种后果并未明确,因此才会经常引起争议。“建议公交车应提示不主动让座的后果,同时合理界定 老、弱、病、残、孕 的范围,并呼吁所有乘客自觉维护。”

背景

<br/><a href="http://news.163.com/17/0915/09/CUC745280001875P.html" target="_self"><font>咸阳严禁中小学生坐"爱心座":即使没人用也不能坐</font></a><br/>陕西咸阳教育局近日开展中小学生“遵守交规 文明出行”专题教育活动,其中提到即便“爱心专座”无人使用,中小学生也不得坐用,此事引发热议。专家表示,此举出发点是好的,但方式方法有待商榷,强行让学生去做这种关乎道德的行为,很容易形成道德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