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关南京“金陵四十八景”,其中有一景为“星岗落石”。为何有此一景,据称和天外来客——陨石有关,而且这块陨石落在了南京板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金陵四十八景之星岗落石

南京的板桥,有一村落,名曰落星村。落星一词,最早见于晋朝文人左思的华章《吴都赋》,“飨戎旅平落星之楼”。《吴都赋》中的落星楼,是指东吴孙权在落星山上修建的一座小楼。据记载,这座山海拔54米,又名落星矶、落星岗、落星墩。从记载中可见,这块陨石应该在东吴之前就已经落下。

有关落星山、落星楼、落星墩,就在在哪里,大多认为名同地异,也有人认为落星山、落星落在南京市东北,西接摄山,北临长江,即今天的南京栖霞山一带。《上元县志.卷之三》,曰:“落星山:在摄山北,山有落星墩,上有落星楼。”而《景定建康志.卷十七》认为:“落星山在江宁县西南五十里,周回二里,高一十丈,西临大江。”该段记载,与有关“金陵四十八景”的古籍的明确交代,“落星名岗,山在板桥”相互呼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 景定建康志 之江宁县之图

唐李白曾到落星岗,遇一知音,而解紫裘换酒共饮,酒后留下千古名作《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时于落星石上以紫绮裘换酒为欢)》。从古代对板桥的记载来看,当时板桥并非今天的待开发区域,古时的板桥繁盛一时,加之众多典籍记录李白在南京期间,大多流连于繁华的板桥,由此可对“星岗落石”地点的一个佐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金陵四十八景记载

雨花台区文化局编制的雨花老地名,有关“落星山”的文字记载如下:

宋《景定建康志》引《旧图经》:“昔有大星落于此,因以名之。”明《武备志江防图》标为落星墩。清陈文述《秣陵集》载,“西临大江,有冈曰落星冈,近水者曰落星洲,又曰落星矶”;指李白“于落星石上,以紫绮裘换酒为欢”即此处。山前落星塘内有一巨石,民间指为落星石。“星岗落石”为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旧有落星寺,今不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落星山旧址

2014年前,网友raimbow007经过板桥落星村,发现落星山变成了乱石堆,他说,在2011年时,那里还有四五层楼高的小山,山上还有落星寺。他向媒体呼吁,保留历史遗迹。然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表示,2012年时,文化部门和全市市民共同征集了新“金陵四十八景”。“新‘金陵四十八景’不包括星岗落石。”未来,落星村所在的这块土地将被打造成风光带。

现今,古之落星山早已不存,风光带也尚未见到。落星山除了一块石碑外,再也不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落星山旧址山已不存,长满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