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航空机炮火力的追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达到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首开先河的是德国空军JU-87G俯冲轰炸机,在每侧机翼下各装一门37毫米Flak18型反坦克炮,虽然每门带弹只有12枚,但可以轻易穿透当时苏军重型坦克的顶部装甲。代表人物便是大名鼎鼎的鲁德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25H轰炸机编队飞行

但是在太平洋战场,还有一款更为变态的“大炮鸟”令日军闻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这就是美军安装75毫米航炮的B-25G和B-25H中型轰炸机。

在AC-130“空中炮艇”出现之前,它是唯一安装75毫米航炮且进入量产的机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率队轰炸东京的杜立特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都知道,杜立特率领经过减重的B-25机群投下了对日本东京轰炸的第一弹,但是这并不代表B-25有多么优秀,实际上,作为中型轰炸机,腿短是它的天生缺陷,在广阔的太平洋战场上,B-25的表现一开始并不怎么抢眼。但好在这款飞机设计的十分结实,而且两台莱特R-2600-92“旋风”发动机马力强劲,为改装升级留下了足够折腾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美第五舰队司令乔治.肯尼迪少将力举将B-25以岛为前进基地,作为空中游骑兵,使用“跳弹攻击”战术对日军海上运输线进行不间断的袭扰和打击。为了加强效果,第五航空队的保罗·甘上校和北美公司的工程师杰克·福克斯对B-25C和B-25D进行了改装,去掉了机腹炮塔以及投弹手的位置,在机鼻部位加装4挺12.7毫米勃朗宁机枪,然后在座舱两侧下面突出的枪座上再加装2~4挺同样的武器。如此一来,改装过的B-25C飞机头部就多了6~8挺l2.7毫米机枪火力。如果再将机背炮塔的2挺机枪向前固定,只要驾驶员手指一动,就有最多10挺机枪可同时向前开火,这样在进行超低空“跳弹攻击”战术时,日本武装商船上的机枪和小口径高炮瞬间便被勃朗宁机枪的弹雨扫飞,然后B-25再悠哉的折返回来甩出弹仓内的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