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在数字货币领域担当“主要发言人”的财新网,再次发表一篇名为《法定数字货币讨论再升温 区块链或非必需》的报道,里面提到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在一次研讨会上的发言:在技术路径的选择上,CBDC(法定数字货币)不可能完全依赖于某一特定技术,故而应与区块链技术松绑。

加上之前ICO和交易所关停风波影响,有人开始唱衰区块链:区块链已经成了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的新名词,其实根本毫无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O!实际上,区块链仍然是被《“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列为重要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有望成为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的“基石”。在数字资产领域,它更是重中之重!

一、数字资产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让越来越多的实体资产信息化、数字化。这些数字化、并在网络上交易流通的资产被称为数字资产。伴随着银行数字化转型大潮的来临,数字资产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区块链是数字资产赖以生存的土壤

首先,数字资产的概念起源于区块链领域,数字资产之前仅指代那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代币,后续才扩散到现实生活里经过信息化的资产上面来。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区块链技术是最适合为数字资产提供发行和流通服务的技术架构。

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并不等于数字资产,它不需要区块链技术,是因为法币是由国家发行、有国家信用作为背书。但数字资产不一样,数字资产的发行方不一,并且种类很多,而且,这些数字资产的流通渠道也分散在各平台。

我们可以毫无疑问的相信央行,但我们能毫无疑问的相信一个不熟知的平台吗?不能,但我们又需要他们提供的服务,那怎么办呢?类似于银行、证交所之类的承担了一定的信用担保的机构出现了,为双方交易提供担保。但问题又来了,第一,这些信用中介辐射范围有限,有相当一部分用户的需求不能被覆盖;第二,这些中介机构会造成交易成本的上升。第三、中介在提供渠道的同时,也意味着发行方和交易方很多时候不能掌握完整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差,会导致虚假资产的出现。

举个例子,2013年,都乐(Dole)食品公司私有化过程中,公司的首席执行官David Murdoch要为每股股票支付2.74美元的费用,该公司发行了3670万股,而股东律师申请的股票数额超过4600万股。为了厘清两者的巨大差异,Dole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直到2017年初,还有1200万股未结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还是在政策法规非常健全的金融领域,在数字资产领域,这样的问题一直存在。也正因为如此,诞生了区块链这个构建信任的技术。

三、区块链数字资产网络的行业标杆——布萌

依靠其共同记账、不可篡改的技术特性,区块链可以将多方的数据打通,确保数字在流通过程中不会被篡改;同时,其点对点交易的方式也扩大服务外延,提高整个金融系统的效率。

这不只是理念,实际上,布萌区块链已经在数字资产领域取得相当大的成果。“资产自由流通、数字用户做主”,秉持着“让用户的数字属于用户自己”的理念,布萌平台上已经入驻了十几家企业,上面流通了数千种资产,这些资产包括积分、黄金、保险等等,价值超过十亿元。这些资产都有企业的信誉作为背书,由区块链进行公示,确保了数字资产的真实可信,并且,基于布萌区块链网络,不同领域的数字资产也可以自由兑换流通,提高流通效率的同时还最大程度发挥了数字资产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萌作为全球落地应用最多的区块链平台,其对于区块链的理解和整体商业布局,对区块链行业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而区块链,将是整个互联网、数字资产领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了它,整个金融活动都会更上一个台阶。

没有央行命,就别得央行病。对新技术的傲慢和偏见,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会成为企业发展的致命伤。金融的创新,从不因落后的观念而停留,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的风,必将刮向数字资产领域,引发各行各业翻天覆地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