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数人生病了都会选择去医院开西药挂水,中药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只是一个个好听的名字。紫苏、半夏、忍冬、辛夷、杜仲、茯苓,有人爱从中药名里找名字,它们长什么样,有什么功效,并没有那么重要。

但对于何友福来说,中草药不仅仅是一味药,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健康养生理念和传承,它们还让他重获健康。

为了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中草药,他在福建云霄赤毛峰剑建了一座「百草园」。

鲁迅的百草园是他儿时玩耍嬉戏的乐园,而何友福的百草园种着600多种珍贵药材,这里是中草药和爱中草药之人的乐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芍药姑娘 Vol. 488 }

从百草园到三味树屋

「喏,你说他是不是个疯子?」

一个人正背着一筐药草苗往山上走着,

挥锄头的农妇特意停下来,

拿起肩膀上的白毛巾擦了擦汗,

努努嘴,提点对面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听见了背后的指指点点,但是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向前走去。

看到一株野草长得极像一味草药,便放下筐,弓着膝折了一片长叶,闭上眼深深地吸了口气。

一股清新又带些苦涩的味道钻入鼻中,脑中所听见的议论一下子被这股气息洗刷干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叫何友福,这个当地人口中的「疯子」正是5年前的我。

1979年出生在福建云霄的我,其实一直也没有离家乡的大山很远。

当大山里的人都在努力往外走,可我却一门心思要往里钻。站在山顶的我,面对这1300亩山地,放眼望去,竟看到了最开始对中医着迷的那一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年前的中秋节前夕,2001年农历八月十二日,我却倒在床上。那个时候的人们,生病了只有一种认知,那就是打点滴吃点药,我也不例外。

卫生所打点滴的地方只有三排背靠背的铁皮座椅,冰冷的一如旁边竖着的吊杆,我软弱无力地靠在椅子上,连续7天的药水并没有马上救我。

当地医院的医生有些手足无措的时候,我也有点担心害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好回到家里,不过同村的老人,

给了家里几包中药,吃了一段疗程之后的我,

没想到真的好转了很多,

就这样我对中医,产生了极大兴趣,

那时候的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弘扬中医药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中医,

几千年的历史像是全被定义为装神弄鬼。

那些古老配方,洒落到世界各地,

但这些年来我一直没有放弃收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年前的中秋节,试图寻找老药方的我坐在老人家中的小板凳上,忍不住哭了,很大声的哭。

经历80个春秋的沧桑双手看似柔弱无力,攥紧我的时候却显得如此有劲,老人家学了一辈子的中医,却学不会哭。

他们的哭声没有力气,黄浊的泪水知晓路上无数的沟壑,在眼中打转着迟迟不肯落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的目光慢慢看向门外不远的大山,一如50年前的葱葱郁郁,当初四个活蹦乱跳的子女,已经长大,并且,不再回家。

花了大半辈子把四个孩子都送进中医药大学,等出了校门,却都放弃了中医,卖起了更容易挣钱的西药。

就连中秋节的早上,也不只过派了个代表,站到门口,连家也不进,「爸,月饼放这里了,我忙,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慨于中医被抛弃的难言之隐,

我放弃了之前坚持了十几年的烟酒生意,

找到了云霄赤毛峰,

我决定就在这个层山叠嶂的地方,

建成一个真正的中草药基地——百草园,

也想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中药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山里并没有这么好的阶梯,就像曾经山下的村落一样,都是泥泞不堪的土路。

当政府决定给我的百草园修一条山上的路时,我却忘不了每次背着苗子从村外走到村里的那段时间。

「如果不修好村里的路,我这里再漂亮又有什么用呢?」最后村里的路率先通了起来,才有了后来百草园的小路蜿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转眼,今年的中秋节又快到了,

孩子们也许还不会进家里的小门,

而我沿着青灰色的石阶穿过大门,

走进属于药草也属于我的家。

整整5个年头,怀揣着老人家的期望,

我守着这7座大山,守着百草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的每一种药材,都是长在山里面,

用一点一点的晨露养出来的。

这里一共有600多种中草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深山里天生天养的野生皇帝茶,

富含类黄酮,可降血压血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肝草,口感清甜,

既能保肝养肝护肝,

也能提供天然糖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路边自然生长的蓝色野花,

可以调制出五色天然养生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山里长出的药橙,

吸取清风药香,无比甘甜润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评为「福建省甜橙果实优质果奖」

本来叫我疯子的阿姨们,

渐渐理解了我想要做的事情,

如今她们和当地其他农民,

和我一起创造着更美好的百草园,

带着她们也走出了贫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云霄百草园,

既是中草药科普基地,

也是中草药科研交流中心,

人们也愿意跟着这个「疯子」,

继续开展百草园的初衷:

认识药草,重拾中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有名的蛇科医生,

特意来到百草园观摩,

也很认真的查看,

可治蛇毒的药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霄百草园里有600多种生长于山间的珍贵药材,每年十几万的养生客慕名而来。

不过,随着客人越来越多,当他们沉浸在这天然养生环境中,久久不舍离开时,原先简单搭盖的山林小木屋,早已无法满足需求。

于是在百草园里,就有了三味树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栋树屋周边,

都种植了独特的驱虫药草,

无形的药草不仅装饰着天然的薄衣,

也保护了敏感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晨天光,可以先泡个中药浴,

看着阳光从窗口投照进来,

山间鸟儿的叫声洒满房间,

舒心得等待新的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午时分,餐厅已经准备好养生药膳,

吃着草药长大的珍珠鸡、

野生野长的绿色果蔬、

山里特有的粗粮米饭、

食补药汤等等,

样样,都是地道口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夜间来临,静谧的村庄只剩下树屋的灯光,

俯首,是自带微甜的空气滑过青草,

仰头,便是亿万光年外的宇宙星河,

药草的清香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摆脱城市的乏困,安然入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百草园的人们,

不知不觉间就对不同品种的药草,

有了深刻的认知,比如形态、性质等。

连它们在不同的地方叫什么,

都不再那么容易忘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时常会去那位老人家里坐坐,

跟着他一起学习聊天。

16年前的重获新生教会了我认识中药草,

而老先生则教会了我如何真正尊重中药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有人利用中草药变成他们口中的玄学欺骗世人的时候,我总是心痛的。

当我无意听到周杰伦的《本草纲目》时,我发现原来很多人都明白:中草药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味药,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健康养生理念和传承。

在此众筹,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正确认识中草药,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把中药草传递给热爱养生的人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要停留在书籍和神话里,

走出房间,跟我一起看看。

先转发,再点二维码,

就是对我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