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湾改编:军魂奠基之源

湖南日报记者 周小雷 屈新武 本报记者 齐美煜

秋之三湾,青峦依旧叠翠。一座镰刀斧头旗帜挟裹着钢枪的纪念碑,矗立于群山之巅。90年前,在永新县三湾村,发生了一件对我军影响深远的大事——三湾改编,并由此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魂,从这里扎根发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90年后,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记者从永新县城驱车不到一个小时,抵达三湾村,踏上这片热血土地,寻访那段风云激荡、令人振奋的历史。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毛泽东的率领下从湖南文家市出发,去寻找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合适地点。同年9月29日,秋收起义军翻越了大山口,来到一个群山环抱,没有地方反动武装的山坳里——永新县三湾村。革命的火种遗留下来的战斗力量,此刻不足千人和48匹战马。失败,重创,转移,一连串的坎坷导致部队中许多革命意志不坚定者产生了悲观失望情绪。

毛泽东忧心如焚。为了改变这一情形,他一路上多次深入部队开展调研,发现善做政治思想工作的第一团党代表何挺颖所带连队竟无一人逃跑。何挺颖曾在北伐军中担任过团指导员,他所在的连队政治气氛浓。短短两天中,毛泽东三次找何挺颖谈话,听取他对如何带军的看法。何挺颖认为:“部队接连打了一些败仗,军力锐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支队伍失去党的领导,最重要的问题是党对队伍的领导权问题。”这犹如一个思维引信,燃爆了毛泽东为人民军队植入魂魄的探索灵感。

在不到一周的休整后,毛泽东对起义部队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整编:缩减编制,把支部建在连上,设立士兵委员会。其中,“支部建在连上”为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基础。三湾改编后,各连队开始发展工农骨干入党,毛泽东在第一批新党员宣誓会上,要求加强组织观念和组织纪律,组织生活无故不得请假,党员要每星期开一次小组会,党内的事情不要乱讲,尤其是党内的秘密,对自己的亲人都不能讲,党的决议一经做出就要严格遵守。可见,三湾改编不仅是一次部队编制的变革,更是一轮强化党的领导,重建部队军事、政治、组织纪律,强化党内民主和党内政治生活的深度变革。

90年风雨兼程,铿锵步伐。历史镌刻在永新人民骨血里的红色基因为他们提供了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浸润着三湾改编精神的永新人民始终走在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的前列,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永新从一穷二白、积贫积弱到繁荣昌盛、生活富足,这片红土地发生了沧桑巨变。

——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三产比例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在20.1 45.4 34.5的比例中优势明显,逐步成为县域经济腾飞的“脊梁”。

——交通不断完善。如今,319国道、吉衡铁路、泉南高速以及高速公路连接线的建成通车,渝长厦高铁、宜井遂高速的规划建设,让永新形成了“县内半小时、市内一小时、省内三小时、沿海六小时”的便捷交通圈,成为沿海产业内移的桥头堡,推动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增强。1至5月,该县财政总收入5.4亿元,增长2.9%,固定资产投资51.5亿元,增长11.4%。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创新探索“443”工作方法,紧扣“各项工作围绕脱贫攻坚转,党员干部围绕贫困群众转、扶贫举措围绕产业发展转,工作机制围绕巩固成效转”,明确作战方针;分片区设立东、西、南、北“四大战区”,构建作战体系;组建综合协调、帮扶工作组和第一书记管理、督查巡查“三大机构”,保障作战能力,走出了一条力推脱贫攻坚的好路子。近3年来,永新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县减贫8929户37474人,33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原标题:三湾改编:军魂奠基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