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绿色发展助力经开区转型升级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经济分析师初杭)当前,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验和理念越来越受到园区管理者、从业者的关注。国内多个曾一度被贴上高消耗、高排放标签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开始走上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这是分析师从29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论坛上了解到的。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上海金桥开发区工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2.29%,但是,能源消费总量却显著降低,年均减少率为4%。这并非个例,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巡视员高尚德介绍,目前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创造了占全国11%的GDP,但综合能耗只占全国8%,新鲜水消耗只占全国0.92%,各项有害气体排放量均明显低于所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

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联盟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吕军介绍,2016年,由36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发起的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在天津成立。经过一年的发展,北京、天津、江苏苏州、湖北武汉等地一批国家级经开区开始在低碳循环发展方面凸显潜力。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上已注册园区100余家、国内外先进节能环保企业926家,170余个国家级经开区已经参与绿色发展的经验交流与学习。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系教授施涵分析,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下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园区低碳转型可带来多重利好:既提升能源和资源生产率,提升入园企业的盈利水平和长期竞争力,又给园区运行管理和入园企业带来绿色品牌效应,吸引更多高品质的国外绿色直接投资,还可以培育发展新兴低碳产业。

施涵认为,现阶段产业园区的低碳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例如没有碳排放上限的硬性约束,有关碳排放的基础统计信息比较缺乏,低碳发展与园区发展战略和主流政策脱节等。

专家认为,实现绿色发展应当“多线并进”。在多层面系统实施循环经济建设;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促进中小企业开展产品生态设计和节能减排;建立园区生态运营中心,承担园区绿色转型的服务功能;开展自然资本核算,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政府部门要抓宏观规划,以资源总量控制倒逼集约发展,同时促进单一功能园区真正向多功能城区转型。

“曾经的改革开放排头兵,如今肩负着引领全国上千家产业园区走上绿色发展道路的新使命。”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田金平说。

(原标题:绿色发展助力经开区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