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对比,影像科由幕后走向幕前

现代西医作为循证医学,讲究科学化、规范化、流程化,各类术前检查、筛查,是为了确保诊断更为精确、科学。然而,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影像科作为首要的筛查科室,却被许多病人以为其有些无足轻重,它似乎只是辅助检查,没有实质效用。

实际上,影像并非仅是看片子,它在诊断阶段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现代医学越来越以放射科提供的影像诊断为主要依据。临床各科的诸多疾病都必须通过影像放射科设备检查,从影像中捕捉病理的细微变化,达到精确诊断和辅助诊断。影像学已经慢慢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医学诊疗界的核心枢纽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精准医学领域更是动作频频20161月,中国科学院宣布启动中国人群精准医学研究计划20163月,基因组学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20164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复在全国建设27个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2016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精准医学研究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网站上公示。

海市胸科医院影像科的临床应用,可作为精准诊断的典型标榜,全国病例与患者通过其影像诊断,提升生命质量叶剑定医生作为上海市胸科医院放射科主任从业30余年间,见证了影像科的诸多革命性变化叶主任擅长肺部疾病的影像筛查,科室的诊断宗旨已从早发现早治疗对不确定症状以“手术”为主,转向鉴别哪些结节不需手术“慎开刀理念”。

精准诊断,为患者免去无妄之灾

目前,肺癌作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杀手之一,大多数肺癌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中晚期,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而早期肺癌表现为肺部小结节,其外型变化很多,诊断缺乏统一认知,难以把握,所以临床医生大多建议对这类结节直接手术切除。但很多人体器官不可再生,手术势必会造成肌体伤害,另外一旦将良性病变判定为“早期癌症”,无疑会给患者和家属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

而叶主任通过一系列精准诊断,“敢叫患者不开刀”!一次义诊,一位6年前因肺癌接受手术,近来又发现新病灶的患者前来求诊,当地医生基于他病史,怀疑肺癌转移或长了新肿瘤。患者极为忐忑,而叶主任仔细看了患者的影像资料和各种检验报告,精准断定目前的结节无癌症转移的征像和依据,告诉患者抗炎后复查,目前不需手术治疗。记者后期随访证实,叶主任诊断十分精准。

应用大数据,普及精准个性化医疗

精准诊断依托于强大的筛查、诊疗数据支持,大数据的储备、分析是实现精准诊断的基础。精准诊断作为精准医学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业界重视。

例如针对肺癌筛查方面,先进的医疗诊断设备有极大推动作用。近十年,早期肺癌筛查得到普及,增加筛查准确率、及时性成为迫切问题诊断设备性能和参数越优化,肿瘤显像的空间和密度分辨率就越高,从而诊断的信息量和鉴别肿瘤的准确性就越大。飞利浦提供强大的图像融合工具,能够将CTMR、超声等图像进行分析整合,让病灶显现得更加清晰、观察更为直观。通过首次精准诊断,进一步提高早期肺癌的发现率准确性,让患者争取尽早治疗,辅助医生寻找最佳诊断方案。

精准医学作为系统工程,通过全面认识疾病状态,对整个医疗过程和临床实践进行最优化诊治。而飞利浦助力精准医学的一项重要基础,就是其通过互联技术,将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数据与数据无缝连接,实现无缝的持续关护!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云端的患者健康数据、生命体征、病史和院内影像、诊疗、手术等所有相关信息进行结构化采集、整合和分析,并辅助医生更快、更准确的实施患者的精准诊断、个性化治疗和个人健康管理。

想必,随着基因测序成本的下降、各种生物标志物的出现、计算机计算能力的大幅提升、诊疗设备技术的升级,普及“个性化医疗”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