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发动机已经成了一些人必黑的黑点了,然而他们所不知道的是中国发动机其实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不过可惜的是因为经济原因中国的发动机的优势并没有保留下来,在后来几十年的休眠期中,中国的发动机逐渐被对手超越,形成了如今这个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发动机计划进入休眠期前,我们曾经研发过一款世界一流水准的发动机——涡扇-6。60年代中期随着西方国家的新一代战机的入役,中国现有的主力战机歼-7战斗机开始显得有些落伍,鉴于这种情况中央军委决定上马新一代的战斗机,虽然当时主要研发方向是歼-8战斗机,但是考虑到未来技术迭代的因素,还同时上马了更加先进的歼-9战斗机,而为了配合高性能的歼-9战斗机,几乎就在歼-9上马的同时为歼-9配套的涡扇-6发动机也跟着上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涡扇-6在当时看来是一款非常先进的发动机,它的最大推力达到了12吨,不加力推力也达到了7吨,推重比更是达到了7.05,从当时的测试数据来看这台大推力发动机丝毫不落后于当时美国的F100发动机,甚至在涡扇10服役的今天它都显得并不那么落后,强大的性能让人们根本无法相信这是一台半个世纪前研发的发动机。更重要的是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情况,涡扇-6项目每年只能得到大约100万的研发资金,困难的时候甚至只能的到50万左右的资金,当时的研发人员几乎就是从自己的牙缝里抠钱来支持研发,到八十年代涡扇-6在试车中的各项指标已经达到了设计要求,这个阶段的涡扇-6不仅克服了多项技术难题,还将最高推力提高到了13.8吨,不加力推力提高到了8.3吨,这个数据几乎可以与今天的涡扇-10A平起请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就在涡扇-6项目高歌猛进的时候,由于中国与欧美的关系渐渐转好各项欧美的军事产品也逐渐对中国放开发售,在这种条件下中国逐渐将原本用于军事的资金转投到发展经济上,于是在这个大潮中涡扇-6的装机对象歼-9和强-6纷纷下马,而失去装机对象的涡扇-6也只得在遗憾中下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涡扇-6下马后中国的发动机研发几乎进入了修休眠期,这段时间导致了大量的人才流失和技术断代,于是出现了今天发动机研发难于登天的局面。当年涡扇-6下马带走的不仅仅是中国发动机赶超世界的机会,还有几乎整个已经初具规模的中国发动机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