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味精难题

炒菜要不要加味精是个让人纠结的话题,“加”与“不加”的矛盾几乎不可调节。许多新婚夫妇、婆媳可能因此大吵一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争论的焦点是味精对身体有没有害?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小白认为,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历史。

2日本人发明了味精

1908年,一个叫池田菊苗的日本人在喝了海带汤后,对汤为什么这么鲜美感到奇怪。研究后,才发现是一种氨基酸-谷氨酸有增加食物鲜味的作用。

为了保证谷氨酸的稳定性,加钠作成钠盐(味精),结果效果一样好。紧接着有个商人找池田,并合议一起建厂从海带中提取,取名叫味の素,我们熟知的味精就此诞生。

味精手持“鲜味”这一强力武器争伐全球,攻城掠地无往不胜。

中国自然不甘人后,炒菜的时候,味精如天女散花铺满菜品。

3美国说不舒服

正当我们大快朵颐的时候,大洋彼岸的美国却说:“经常吃味精,感觉有点不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人一不舒服,事情就闹大了。更要命的是他们还起了一个名字“中餐馆综合症”。

你可能觉得美国人偏心,独让中餐背锅。然而,第一个说:“吃了中餐后,让他感觉不舒服”的的确是华裔。(原来是自己人!)

4中餐馆综合症

事情是这样的!1968年,华裔医生郭浩民(Dr Robert Ho Man Kwok)给新英格兰杂志(医学杂志)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吃了中餐后,出现了心慌气短,肢体麻木和无力症状,并推测是味精的作用。

不久后,味精的负面消息就铺天盖地而来,记忆力衰退、脱发、发育延迟等问题都摊到味精头上。美国许多餐馆如惊弓之鸟,纷纷挂出“本店不使用味精”的招牌,希望与味精划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