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因茶而兴,因茶而衰。

宋代时期,随着品茶方式由“煎饮”到“点饮”的转变,斗茶习俗已在闽北民间兴起,“斗茶”又称“茗战”,即以战斗的姿态决出胜负,也是当时文人雅士最喜欢的艺术化茶事活动。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主要有两方面:一看汤色,即茶水的颜色;二看汤花,即汤面泛起的泡沫。

当时宋人斗茶所用茶具,正是福建建阳的“建盏”。

建盏的最大粉丝,就是宋徽宗赵佶。他亲自撰写《大观茶论》,将斗茶推向顶峰,并详细描述了建盏的功用,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

与传统要求的透明轻巧的陶瓷制品不同,建盏颜色深沉,形体厚重,大巧若拙,大雅若俗。它有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釉色: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

兔毫盏是建窑主产品,它的主要特征是黑釉表面上分布着雨丝般条纹状的析晶斑纹,类似兔毛而得名。油滴建盏的主要特征是釉面花纹为斑点状,类似水面上漂浮的油花,它也像建窑当地鹧鸪鸟胸部羽毛的黑底白斑被称为鹧鸪斑。曜变盏的典型特征就是圆环状的斑点周围有一层干涉膜,在强光照射下会呈现兰、黄、紫等不同色彩,并随观赏角色而变,被认为是稀世至宝。现传世的曜变建盏海内外仅见三盏半,其中三盏完整件全部在日本,半盏残件则在杭州被发现。

然而随着明朝朱元璋废龙凤团茶兴散茶,斗茶、点茶之风逐渐消退,建盏在经历了两宋的繁华之后,逐渐走向衰落。逐渐,这座创造出神品的绝代名窑便湮灭在景色秀丽的闽北山丘陵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兴,土与火的艺术

建阳曾因建窑建盏闻名。宋朝时期建阳区域内曾“百窑相连,窑工数千,窑火昼夜不熄”。如今建阳本地一批有意识的建窑匠人,正尝试着复苏建盏的烧制工程,并逐渐形成较为清晰的产业集群。

从建盏收藏家变为烧制建盏传承人,这是谢松青对来自家乡的建盏痴迷所激发出来的动力。谢松青出生于建阳水吉镇后井村,这里就曾是宋代出产黑釉建盏的宝地。他感叹道:釉色是建盏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建盏制作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可以说建盏是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艺术。

建窑出产的建盏含铁量在8%以上,在1300℃的高温熔烧过程中,由于结晶釉在窑炉高温中难以控制,加上氧化铁含量高的坯体难以承受高温,因此要烧制一件美丽斑纹的建盏,除了严把13道工序外,在不同的窑炉,置于不同的窑位、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烧出的建盏纹样釉色截然不同,变幻莫测且无章可循。据说即使在宋代,也要烧制几千万件才能偶得一两件最珍贵的曜变盏,烧制上百万件才得一两件油滴盏。

一花一世界,一盏一乾坤。每一种窑变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

这也是建盏的独特魅力。

“曜变随天成,匠心谁可知。”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立主师傅今年59岁了,烧窑30年,成功烧制出了曜变天目。他说,接下去最大的心愿,就是制作出彩色曜变天目。

如今,随着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建盏重新焕发出新的魅力,成为建阳的城市名片。此次建窑建盏(建阳)文化博览会,汇集了建阳区内最顶尖的建盏工艺大师,沉寂了千年的建阳建盏,再次从历史典籍中走入大众视野。

推手,让茶更璀璨

而此次博览会幕后的重要推手,是一家来自杭州的艺术品电商企业——微拍堂。作为专注文玩艺术品拍卖的国内首席艺术品电商平台,微拍堂打造了“我有匠心”系列活动,聚焦国内手工艺传承与文化产业复兴,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工艺美术原产地组织了多场次工艺竞技比赛。除了此次与南平市建阳区政府及建盏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共同举办的首届建阳建盏斗盏比赛之外,还有宜兴紫砂壶制壶比赛、青田石雕比赛、广东翡翠玉石雕刻大赛等等。

微拍堂首席文化官褚翔表示,历史上,建阳建盏曾因文化断层、高端封闭,失去了大众传播的机会;而在当前国富民强、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历史最好时期,建盏通过有个性的釉色、斑纹,借助主流艺术品电商平台,打造“让茶更璀璨”的时尚标杆,走入寻常百姓家,再次焕发璀璨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