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玉是指商周、战国和汉代的玉器,近代玉则是明清的玉器。保利香港一场拍卖中有一些高古玉和近代玉拍卖。小四介绍其中的几件。

汉 青白玉带沁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 高5.3cm;长8cm 估价 HKD  2,200,000-3,000,000

白玉带沁,玉羊昂首前视,前足一跪一起,后足贴卧地上。雕工简练、生动形象。玉羊早在商代已开始制作,西周以后逐渐消失,汉代再出现。汉代玉羊都是立体圆雕,大部分作镇物或装饰用,因羊与祥谐音,取吉祥之意。

汉代玉器的琢玉工艺,镂空技艺的应用更加普遍,镂雕、圆雕及高浮雕的玉器作品明显比前代增多,装饰用玉已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饱满的外轮廓弧线与各种大小不同、长短不一的弧线的协调配合;毫发毕现的「游丝毛雕」工艺,爽利粗犷的「汉八刀」斜刻于法,无不给人以充满张力的视觉感受。汉代神仙思想日渐成熟,关于长生升仙之想象,使得艺术品中神人、飞仙、神兽迭出,形象绚烂多姿,充满浪漫奇幻之美,表现了汉人对生命永恒的一种强烈欲求。

清中期 白玉带糖圣观音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 高11cm 估价 HKD  1,100,000-1,500,000

此件观音像以整块料巧雕而成,皮、糖、玉三部分各有着工。玉心部分圆雕观音像一具。观音头戴观音巾,顶上雕一只海冬青衔珠。观音开脸圆润祥和,身着薄衫衣褶垂坠,衣褶处刀工宛转流畅,如见薄纱风袂。跣足立于糖色海水上。此玉雕山石灵芝环绕白玉心材雕成的观音。山石背后留皮,雕成高矮两柱修竹,极尽刀工巧思。此件作品雕工层次丰富,用刀毫不凝滞,刀痕蕴于温润皮壳之中,不见琢磨之匠气。

玉之「糖色」乃玉料心材,俗称「肉」周围包裹之带红糖色玉层,这一层糖色不同产地皆有变化,如何处理这层糖色极考匠人巧思和刀功,因糖色厚度及心材大小在落刀之前无法预测,匠心随玉材而变化,刀法要随意而走便全凭苦工。

清乾隆 白玉带皮痕都斯坦羊首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 长11.8cm 估价 HKD  800,000-1,200,000

此洗为白玉质,玉质莹润,整器作贝壳形,五瓣如花朵般分布,逐渐收敛,弯转巧雕一羊首。立体圆雕的祥羊呈回首顾盼状,与身躯幻化作的花形贝壳状水洗相形搭配,实为构思巧妙,雅意与祥和尽显。羊首的雕琢精细,双角后弯,面容安详,眉眼及口鼻均以线刻精雕细琢,线条流畅,温润可人,与器身的洗练表现手法形成鲜明对比,一张一弛。玉洗底部的处理,呈花瓣状展开,仿如一朵莲花,穿波怒放,表面零星散布点点皮色,金艳寓于润白之中,素雅中又见华美之妍,为典型的痕都斯坦玉器制作风格。

「羊者,祥也」,以羊为玉洗的表现主题,亦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与吉祥寓意。此题材源于道教文化,羊与「祥」相通,在中国古代,「吉祥」多作「吉羊」。而羊字又通「阳」,《史记.孔子世家》有曰:「眼如望羊」;《释名.释姿容》亦云:「望羊:羊,阳也。言阳气在上。举头高,似若望之然也」,「羊」于「莲」上,寓意「连阳」、「连祥」,有万物复苏之吉祥寓意,意美韵祥。

此器造型庄重圆润,极具几何对称和谐之美,因其制作工艺采用水磨技术,故通体玲珑薄透。在装饰手法上,采用浮雕、立雕、镂空雕等复杂的组合工艺。表面处理采用剔地阳文的方法,雕刻时先琢平底子,再浅浮雕纹饰。浮雕的纹样磨去琢痕,形成凹凸的视觉反差,增强其艺术表现效果。所雕羊首轮廓刻画细致,连头与颈连接处都琢磨细腻精巧,可见其皇家风范。整器琢刻技艺高超,抛光技术一绝,为清代宫廷造办处仿痕都斯坦玉器中的代表作。佳材美玉,精工细作,实为不可多得之珍品。

战国 透空雕龙纹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 直径10.5cm 估价 HKD  500,000-700,000

战国时代,是玉璧造型工艺极盛之时。此件战国玉璧器形规整,正中圆穿,内外可分三层。内层最狭,上以阴刻作勾云纹。中层最繁,采用镂空雕刻交龙纹。交体龙纹是龙体部交缠的形象,交龙一词见于《周礼·春官·司常》:「王建大常,诸侯建旗。」郑玄注:「诸侯画交龙,一象其升朝,一象其下覆也。」《释名·释兵》:「交龙为旗,旗,倚也。画作两龙相依倚也。」因此,交龙的形象是一上一下,下者升上,上者下覆,两体交缠,这种纹饰在春秋战国之际的青铜、玉器上极为常见。

此玉璧上的交龙刻画出螭龙首尾相接,口中衔尾,身上分别用鳞纹和线纹,以区别上下扭转的两龙。外层作榖纹,谷粒上部浑圆,颗粒饱满,上琢漩涡形纹饰,刻划匀一,密而不乱,走刀俐落,古朴静美。《周礼》云:「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此为古人以玉的颜色和形制,配合阴阳五行之说,从而产生的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即俗称的「六器」,由此可见玉璧作为礼器在祭祀中的首要地位。本件青玉质,沁色斑斑,浮雕、阴刻、镂空技法齐全,镂空、浮雕娴熟,而阴刻的勾云纹已初见汉代游丝描之韵味。

清乾隆 白玉雕羲之戏鹅插屏(带碧玉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 直径19.4cm;高27cm 估价 HKD  450,000-550,000

白玉,深雕技法,两面雕图。正面中央雕羲之戏鹅主题,远景雕层层山峦,渐渐隐于远方,意境悠然。中景雕刻湖心亭,亭内雕有台、椅,王羲之手持食盒,侧首俯望,斜倚亭栏,十分惬意,而湖面波光澜澜,间有数只天鹅浮游于水面,游戏正欢。近景雕二童子手捧双鹅,穿过松石小径。画面构图巧妙,其松石树木沿插屏一圈,姿态各异而生动自然,可见工匠巧思妙技。背面雕一枝古树,其枝干遒曲苍劲,花朵盛开正浓,其雕工精湛,仿佛令人嗅到丝丝清香。

插屏为清代重要陈设品,即可做文房用具,又可以陈设几案之上。此插屏以碧玉为座,上浮雕海水纹,正中雕寿字,下为须弥座式,仰莲瓣排列齐整,雕工规矩工致,清代插屏一般配木座或紫檀边框,而玉座较为罕见。

清19世纪 白玉雕松下高士图插屏 (一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 直径20cm 估价 HKD  300,000-500,000

白玉,玉质温润,厚如凝脂。双面雕刻,山石嶙峋间,松石或拔地而起,或倒生崖壁。其一者右面雕亭台立于陡峭壁上,高士身后有随行童子,高士凭栏远眺,石下江水波涛阵阵,巨浪汹涌,观之颇有况味。背面中央雕一树,其枝干弯曲,颇为奇崛,右下侧雕双鹿,悠闲踱步于林中,一只垂首,一只回头望向画面中央。画面造型独具新奇,夸张而自成一格,然不失和谐统一,可观工匠之巧手妙智。

另一件亭台位于左侧,近景一高士昂首而望,中景立两只仙鹤,游走于岩间壁侧,闲适而悠然,鹤旁山石陡峭,高耸入云,间有溪水穿流而下,画面最上方浅雕卷云。背面雕鹤衔灵芝,独立于一高耸石崖,周围松柏于侧,包围在层层山岩之间。寓意吉祥,画面层次分明,虚实相间,雕工精细生动,高士的神情与仙鹤之动态刻画的生动逼真,是白玉插屏佳作。

清中期 白玉龙纹寿字香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 直径5.6cm 估价 HKD  80,000-150,000

此件香囊乃乾隆时期精工之作,择上等白玉镂空而作,平面圆形,中部隆起,两侧雕饰基本相同。香囊正中,圆形开光,内浮雕变体「寿」字。外侧环绕一周镂空龙纹,首尾相连,变形扭曲,似家具中常用拐子龙之貌。龙身上有简化的云气纹,象征云龙穿梭。香囊边缘,亦雕刻云纹,与龙相呼应。盒上下打开,内盛放香料,气味从镂空龙中散出。香囊出现时间甚早,多由金属、木质而制,源于玉石坚硬难以镂刻。乾隆时期玉雕技术达到顶峰,方有如此精美之物出现。

明晚期 黄玉雕龙凤带钩 (一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尺寸 长6.5cm×2 估价 HKD  60,000-100,000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又称「犀比」,材质多样,有青铜、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流行于各地。目前最早的玉带钩发现于良渚文化,战国和汉代是带钩最为流行的时期。根据考古研究,古人认为带钩有可以驱邪避灾之效,因此在明清时期,玉带钩的仿制风靡一时。此对带钩选用黄玉而制,局部带有红皮。一方一圆,方带钩钩首作龙首,圆带钩钩首作凤首。方有着阳刚的象征,而圆代表阴柔,而龙凤本也分别对应男女,故龙首作方而凤首作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