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美藏族同乡会会长德清活佛眼中的藏区变化

  9月4日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拍摄的纳木那尼峰和玛旁雍错湖。在西藏阿里地区,高耸入云的雪峰在壮美湖泊的映衬下,景色如画,使抵达者流连忘返,未及者心驰神往。(新华社记者 刘东君 摄)

新华社纽约10月13日电(记者杨士龙)“有了北美藏族同乡会,在北美的爱国藏胞就有了自己的家,”会长德清活佛这样向新华社记者解释2012年注册成立北美藏族同乡会的初衷。

北美藏族同乡会成立刚5年,是美国纽约最年轻的华人社团之一,却受到了当地媒体和华人社团的关注。

“达赖集团不断进行政治和舆论操弄,企图把旅居海外的藏胞都蒙骗至其阵营,其实在海外,支持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藏胞大有人在。”德清活佛指出。

“我们同乡会不断成长,会员人数不断增加。我们受到纽约乃至北美华社的大力支持,和所有爱国侨团站在一起,我们就是多数,就更强大。”

身为“70后”的德清活佛,老家在四川甘孜,年少时被诱骗去印度学习佛法。面对分裂势力灌输的“中国政府压迫藏族、破坏藏文化”的说法,德清活佛在学习期间一直心存疑问,但敢怒不敢言。

直到1996年,分裂势力勒令德清活佛及其寺院停止供奉他们信仰的护法神,他才恍然大悟:分裂势力标榜的“宗教自由”“信仰自由”是假,排斥异己、独揽政教权力是真。

据理力争无果后,德清活佛毅然拒绝接受分裂势力指令,决定赴美国发展。他的举动获得爱国藏胞尊重,2012年一致推举他出任北美藏族同乡会会长。

5年来,德清活佛倾其全力、多方奔走,与北美各界人士深入交流,同乡会知名度、影响力都有很大提高,目前中坚会员总数就超过300名。

“除了佛学,其他我都知道得不多,但我有一颗爱国爱藏的心。”德清活佛说,如今,他做的最多的是鼓励、组织爱国藏胞回国探亲、参观和朝圣,了解祖国藏区及各地发生的真实、巨大变化。

  8月28日拍摄的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色果拉村。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色果拉村从2012年开始兴办养鸡场、绵羊养殖场,发展果树栽培和蔬菜大棚,摆脱了几十年用粮食换果蔬的历史。经过5年的努力,全村2016年实现人均纯收入近1.9万元。(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政经学皆兴扬,藏区较昔更强盛。”对藏区的发展成就,多次回国考察的德清活佛曾撰文表达欣喜之情。

“在中央政府的关怀下,西藏各地更致力于环境保护,各圣地及寺院附近环境整洁。目睹这一切,心情也格外轻松惬意,让人有不舍离开的愉悦之感。”

“不少公路与桥梁正在建设,偏远乡村也有道路直抵门口;老人每月有生活津贴;贫病者都能得到救助……这一切都是善举。”

“最重要的是,藏族年轻人拥有受现代教育的机会。中央政府毫不吝惜地为各级学校提供经费、创造有利条件,藏族年轻人受教育程度相当高。”

“藏区发展得怎么样?环境如何?藏文化保护得怎么样?谁说的真?谁说的假?回家看看就都清楚了,”德清活佛说,“许多藏胞从国内回来后都说,若非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最美的还是故乡!”

  2016年1月22日,拉萨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在食堂吃午饭。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西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藏铁路通车、在全国率先实现15年免费教育、率先实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和孤儿集中收养、僧尼等人群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人均寿命由20世纪50年代的35.5岁增加到68.17岁,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大关,连续2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新华社记者张汝锋摄)

“最让我激动的是,孩子们藏语都讲得很好,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持与传承,寺庙香火很旺。”德清活佛说,倒是在分裂势力内部,包括其所谓中青年“领导层”成员在内,大多数人已讲不好藏语,更别说年轻一代。藏族舞几近失传,不少人连藏袍怎么做、怎么穿都搞不清。

德清活佛呼吁海外藏胞不要受分裂势力蒙骗,不管身居何处,只有认同祖国、热爱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海外藏胞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采访中,北美藏族同乡会的顾问丹增降青前来向德清活佛辞行。

即将回国探亲的丹增降青说,他的岳父奇美南杰老人曾阔别祖国半个多世纪,老人2016年回乡访问,亲眼看到新修的公路、机场,藏族人也安居乐业、生活富裕,而且宗教信仰自由,藏文化传统保持得很好,“那里才是我们的家”。

(原标题:北美藏族同乡会会长德清活佛眼中的藏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