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祭灶的是哪一类人 小年什么时候祭灶 导读:在日常生活中,小年是很特别的一天,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预示着春节即将来临,很多人都会准备过年。在小年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祭灶,那么小年祭灶是哪一类人呢?一般情况下,小年祭灶是很常见的一种习俗,很多地方都会流行这一习俗。小年祭灶是很有讲究的,尤其是时间以及祭灶人群。那么小年祭灶的是哪一类人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年祭灶的是哪一类人根据传统习俗,小年祭灶的是男人。汉族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年什么时候祭灶小年祭灶一般从早上就可以开始了,在小年晚上还要进行接灶、送灶神等仪式。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小年夜”,又叫“过小年”。民以食为天,所以中国人将灶神视为一家之主,民间有“祭灶神”的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年为什么要祭灶“灶神”,旧时叫灶王爷、灶君菩萨、锅灶神君。中国信灶神有非常久远的渊源,据说创造灶神的可能是原始社会某个以蛙为图腾的民族。到魏晋时,人们认为灶神每个月都会到天上去打小报告。例如《淮南子》逸篇《万毕术》中就说“灶神每到晦日这一天,就要回到天上,向老天爷报告凡人所犯的罪过”。《抱朴子》里说“在月亮晦暗的夜晚,灶神要飞上天去,报告凡人所犯罪状。犯一条大过错者,减他一算(即三天)的寿”。到了近代传说中认为灶神为玉皇大帝的小儿子,被玉帝派到各家观察人们的行为;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三晚上,他就回到天上,向他老子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玉帝根据他的汇报给人以奖励或惩罚。人们为了防止灶王爷在玉帝面前说自己家的坏话,每到过小年这一天,就想各种办法来讨好灶神。有的用胶牙糖敬他,认为这样可以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他只能说甜言蜜语;有的用酒糟涂在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黄羊祭祀。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软”,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所以,在封建时代,过小年“祭灶”是一个很重要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