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作业帮,分享更多最新教育资讯

前段时间,李湘的女儿王诗龄在她个人的微博上发布了一条视频,全程用英文解说她的数学作业,流利的英伦口音让许多人惊叹不已,纷纷送上膝盖。清华附小“当小学生遇见苏轼——不一样的致敬!”刷爆朋友圈,也让网友惊叹小学生的水平已经今非昔比。也有一些网友感慨这样的教育需要的成本太高了。今天帮叔就简单说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王诗龄就读的是北京明星孩子扎堆的国际学校——德威国际学校,光学费每年约20万元左右。当然,还有大家熟悉的华谊老总王中磊的儿子威廉,奥运冠军田亮的女儿森蝶,以及李亚鹏的女儿李嫣也都是德威国际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星养娃肯定是要花大钱的,王诗龄流利的口语和李湘在教育上的投入是分不开的。相比起来,普通孩子的教育虽然花不了那么多钱,却也让一个家庭叫苦不迭。

计划生育后中国大多数的家庭结构呈倒三角形,一个学龄儿童能得到的支持来自于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三个家庭(甚至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可怕的是儿童教育的质量分化越来越严重,教育资源分配却取决于上一代人的社会阶级。作为家庭唯一的资源产出,第三代承载了全家人的希冀。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对于教育的投入自然是不会吝啬的。

“我们家囡囡,因为有学区房,上的一直都是市里最好的小学,顺理成章上了最好的中学,今年高考,重点班最差的也上了个985。不过我没让她上国内的大学,想办法去美国了。反正迟早是要出国镀金的。”不差钱的王女士说起女儿的教育来一脸的云淡风轻,仿佛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一样。的确,有很多孩子拥有着庭与生俱来的得天独厚的资源。甚至于高考对于他们也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但是大多数家并不是这样的。好的学历证书就是一块金灿灿的敲门砖,500强企业提倡个人能力比学历重要,可HR筛简历的最低门槛可能是复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可真是花了不少钱,”在某国企上班的张阿姨说道:“家里没有重点中学的学区房,只能靠中考成绩上重点高中。从四年级开始补课,每节课300,几年下来怎么着也得大几万了。好在孩子争气,上了重点,明年就要高考了。不出意外,怎么着也能有个重点大学读吧。”说起儿子,张阿姨脸上弥漫的全是欣慰的笑容。现在中国大部分的家庭都像张阿姨家一样,在能力范围内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教育成本虽高,但是获利也十分明显,这种生生烧钱来为孩子铺路的补习式成长确实对成绩提升有不容小觑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算了一笔账。培养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要花100万。100万是个什么概念呢?一张崭新的百元人民币,长155mm,宽77mm,其面积为0.011935平方米,重量是1.15克。那100万呢,就得乘以一个一万,是多少呢?是11500克。就是11.5公斤,加上受潮等因素,最少也得15公斤,能塞满一个小型行李箱!我们把这重15公斤的一百万元铺开,占地面积大约12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体育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业帮有话说:至于每个家庭具体花多少,各个家庭的都不一样。你愿意为孩子这么花钱吗?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