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瓷砖规格,如何计算瓷砖用量?先了解瓷砖规格分类!

纳路特旗下的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抛光混凝土产品金钻磨石、筑硅磨石、抛光混凝土地面、苏珀诺墙面系列、苏珀纳幕墙系列等,具有无(无TVOC、无缝)、抗(抗压、抗渗)、防(防尘、防滑、防水)、耐(耐腐蚀、耐摩擦、耐刮伤)的特点,适合家居装修装饰。这些产品整体无缝,现场浇制,无缝即无微生物滋生,还可放出负氧离子。

目前建材市场上出现的瓷砖规格有许多种,每一种瓷砖规格所装饰出来的效果都各有千秋,如果想节省瓷砖和降低造价,那么在购买瓷砖前计算要铺贴的使用量就十分必要。了解瓷砖规格以及瓷砖用量,对于购买瓷砖的消费者而言,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瓷砖规格按用途分

(一)地砖

地砖一种地面装饰材料。用黏土烧制而成。规格多种。质坚、容重小,耐压耐磨、能防潮。经上釉处理,起到装饰作用。大多用于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地面和楼面。

地砖规格一般有:

1、1200*600、1000*1000、900*900、800*800、600*600、400*400、330*330、300*300

2、1200*600、1000*1000、900*900的规格一般是2片一箱,少数3片一箱

3、800*800的规格一般是3片一箱,40—60公斤一箱(根据瓷砖材质不同)

4、600*600的规格一般是4片一箱,22—35公斤一箱

5、400*400的规格一般是6—8片一箱,18—25公斤一箱

6、330*330的规格一般是8—12片一箱,15—27公斤一箱

7、300*300的规格一般是12--17片一箱,18—30公斤一箱

(二)墙砖

墙面砖(简称墙砖)适用于洗手间、厨房、室外阳台的立面装饰。贴墙砖是保护墙面免遭水溅的途径。它们不仅用于墙面,用在门窗的边缘装饰上,也是一种有趣的装饰元素。用于踢脚线处的装饰墙砖,既美观又保护墙基,不易被鞋或桌椅凳脚弄脏。用于水池和浴室的瓷砖,要美观、防潮和耐磨兼顾。墙砖又可分为外墙砖和内墙砖。

墙砖规格一般有:

1、800*400、600*300、300*450、250*330、200*200、165*165、100*100

2、600*300的规格一般是6—10片一箱

3、450*300的规格一般是10—12片一箱

4、250*330的规格一般是15—20片一箱

5、200*200的规格一般是20--25片一箱

6、165*165的规格一般是20—38片一箱

7、100*100的规格一般是78—100片一箱

(三)外墙砖分类

1、按瓷砖材质分为釉面外墙砖和通体外墙砖:

釉面外墙砖——是由胚体和釉面两个部分来构成的,高端瓷质釉面外墙砖,即由瓷土烧制而成,吸水率低至百分之零点五以下,强度高。

通体外墙砖——表面不上釉,而且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因此得名。通体外墙砖一般表面粗糙,装饰效果古香古色、高雅别致、纯朴自然。

2、按表面质感分为亮光面、哑光面、磨砂面外墙砖:

亮光面——这类外墙砖的表面一般采用施釉处理,使表面光泽明亮。

哑光面——表面采用特殊工艺处理,使表面的光泽稍显暗淡介于亮光和磨砂面之间。

磨砂面——表面采用磨砂工艺处理,是光泽暗淡迟钝。

外墙砖规格

目前,装修装饰建筑材料市场上的外墙砖规格包括了(单位mm):25*25、23*48、45*45、45*95、45*145、95*95、100*100、45*195、100*200、50*200、60*240、200*400等。

(四)内墙砖分类

1、釉面内墙砖

釉面内墙瓷砖因在精陶面上挂有一层釉,故称釉面砖。釉面砖釉面光滑,图案丰富多彩,有单色、印花、艺术图案等。釉面内墙瓷砖具有不吸污、耐腐蚀、易清洁的特点,所以多用于厨房、卫生间。釉面内墙瓷砖吸水率较高(国家规定其吸水率小于百分之二十一),陶体吸水膨胀后,吸湿膨胀小的表层釉面处于张压力状态下,长期冻融,会出现剥落掉皮现象,所以不能用于室外。

2、彩色釉面陶瓷内墙砖

简称彩釉内墙砖,表面施有美观艳丽的釉色和图案。国家规定此类产品的吸水率不大于百分之十,因为精陶坯体吸湿膨胀小,与釉面能很好结合,所以强度高,可用于地面,也可用于墙面。

3、通体内墙砖

通体内墙砖也称为同质砖、通体砖、玻化砖。砖的烧结温度高,瓷化程度好。吸水率小于百分之零点零五,吸湿膨胀极小,抗折强度高、耐磨损、耐酸碱、不变色、寿命长。在-15℃~20℃冻融循环20次无可见缺陷。

内墙砖规格

内墙砖从90年代108*108mm,到158*158mm,规格越来越大。习惯上按毫米计算,但在称呼上按厘米计算,比如2533实际上是250*330mm,如此类推有3045,3060,3090。内墙砖规格有100*200mm,300*450mm,300*600mm,200*400mm,100*400mm,250*400mm,300*300mm等,一般都是300*300mm或者是300*450mm。

二、瓷砖规格按应用空间分

客厅地面要求:耐磨、耐染性强、易清洁:建议使用玻化砖、抛光砖、通体砖

客厅墙面要求:光面、耐擦洗——建议使用抛光砖

厨房墙面要求:光面、抗油污、耐擦洗——建议使用釉面砖(亮光)

厨房地面要求:耐磨、防滑——建议使用抛光砖、通体砖

卫生间墙面要求:亚光、防潮——建议使用釉面砖(亚光)、马赛克

卫生间地面要求:防滑、耐磨、吸水率低——建议使用抛光砖、通体砖

阳台地面要求:防水、坚固、防滑、易清洁——建议使用通体砖、抛光砖

具体来说,一般客厅面积在30㎡以下的600-800mm比较适宜,如果40㎡以上则可考虑800-1000mm;

一般厨房和浴室的空间较小,所以为了保持空间的协调性,通常会选择尺寸较小的瓷砖;

如果厨房和卫生间的面积比较小的话,使用150*150、200*200或是250*330规格的墙砖;

如果厨房和卫生间面积一般或是比较大的,可以用300*450规格或是300*600规格;

如果卫生间面积比较大而又想装修高端些,可以使用300*600或是400*800规格的仿大理石墙砖;

在厨房和卫生间整体瓷砖选用上一般来说,墙面用300*450配套300*300的地砖;

250*330的墙砖配套330*330的地砖,也可以配200*200这种很小的瓷砖;

一般情况下卧室的面积介于客厅和厨房之间,同理瓷砖的尺寸选择也是如此,所以卧室瓷砖的尺寸在600-800mm比较适合。

以上瓷砖尺寸的选择主要是通过空间的大小来考虑的,但除此之外,还是要考虑整个家居环境的综合因素比如说家具的摆放以及大小等对空间视觉也有很大的影响的因素。

三、关于地砖上墙

一般装修在铺贴瓷砖时,大家是按墙砖、地砖不同使用地方去铺贴,但这几年,许多客户为了装修更大气,使用地砖切割加工后再上墙铺贴。一般地砖如:抛光砖、全抛釉、仿古砖、大理石瓷砖、金刚釉瓷砖等都是低吸水率的,如用一般的水泥砂浆去铺贴,粘性往往不够,容易造成空鼓和脱落。

地砖开介后规格:

用来加工开介的地砖一般为:600开介成600x298mm、800开介成800x398mm,也有的没开介就直接上墙的,如600x600mm,600x900mm、600x1200mm等。

地砖上墙注意事项:

由于传统水泥砂浆铺贴低吸水率的地砖时,粘性不够,容易造成空鼓、脱落,所以建议地砖上墙时,尽量用干挂、丝挂工艺施工,或者用粘性比较好的瓷砖胶和粘结剂铺贴施工。

四、如何计算瓷砖用量?

家庭装修中不可缺少的装饰材料当属瓷砖。而家庭装修无论是"全包"还是"清包",装修工人总是要"主人"去挑选瓷砖。一般"全包"装修,会出现虚报用料面积,"清包"装修则会让同学尽可能的多选购材料,而减轻施工难度。因此,大家在选购瓷砖前一定要计算好需要铺贴的面积。

1、瓷砖的用量计算方法

按面积计算瓷砖片数:总片数=瓷砖铺贴面积(㎡)÷(单片瓷砖的长×单片瓷砖的宽)

如:20㎡的120×120mm规格的瓷砖共该买多少片砖?

总片数=20㎡÷(0.12m×0.12m)=1388.9(片)

注:计算片数时,应注意单位的统一,所以瓷砖长宽要从毫米(mm)折算成米(m)。如果计算结果有小数,小数点后一般采用“向上取整”的方法计算,即1389片,须另再加上损耗去购买瓷砖。

对比以下计算方法,粗看基本一致,用心体会会发现里面暗藏玄机:

算法一:每平方包含多少砖×平方数=[1÷(0.12m*0.12m)×(系数)] ×20= ≈67×20=1340片【此种算法容易玩猫腻】

算法二:瓷砖铺贴面积(㎡)÷(单片瓷砖的长×单片瓷砖的宽 )=1389片【合理算法】

奥妙:平方数没错,片数少计算!按平方收费,但每平方的砖片数四舍五入(部分商家还会弄个换算系数,或者像上面的商家弄个留缝的说法,声称内部规定来玩猫腻),瓷砖总数就不知不觉偷偷减少了。虽然1㎡是感觉不出来,但购买的平方数多了就显出差距了。

结论:在估算价格的时候,可以按㎡估算,但落实到买瓷砖,一定要和商家确认到片数才可,免得计算方式的不同,造成价格上的偏差。

2、按长度计算腰线的片数

首先请贴砖工人测量应该贴腰线的总长度,计算方式为:总片数=腰线总长÷单片腰线的长

如:腰线长度为10米,选用的腰线的规格为3300mm×80mm的砖。

总片数=10m÷0.33m=30.3片,小数点后一般采用向上取整的方法计算,所以结果是31片,多买1-2片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