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球”筑起中国和哥伦比亚青少年的友谊大桥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黄勇贤)今年14岁的哥伦比亚女孩巴莱莉亚这几天一直在北京体育大学参加乒乓球集训。这位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漂亮小女生喜欢到处秀她刚学会的几句中文,经常见人就用中文说“你好”“再见”。

巴莱莉亚说,作为一名乒乓球爱好者,这次能够来到中国集训,真是非常幸运。“这样的好运气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但上天就给我了这次好运,我好高兴能来到中国!”说话间,她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巴莱莉亚练球时间只有一年。她说,她非常喜欢乒乓球,享受打乒乓球。这次来中国培训,是一次非常美妙和难得的经历,能够学到好多东西,而且自己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她说,虽然中文非常难学,但她还是想认真地学习中文。实际上巴莱莉亚聪明,学得也快。

巴莱莉亚和她的另外13名小伙伴,都来自哥伦比亚中部梅达省美景市的一所中学。他们受益于一项两国体育交流文化协议,到北京参加为期一周的乒乓球集训,希望能学习新技术,提高自己的球艺。

紧张的集训之余,小球员们参观了长城、故宫等北京名胜古迹,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最新的现代化发展情况。

参观故宫。受访者供图
参观长城。受访者供图

梅达省曾是哥伦比亚长达半个世纪的国内武装冲突中受伤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直到今年初,和平协议开始全面落实,美景市也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和平。

带队教练迪戈说,他的团里的孩子大多数来自因战乱而被迫背井离乡的家庭。现在哥伦比亚已经迎来了和平,这些孩子们今后肯定会过上更好的生活。

哥伦比亚乒乓球代表团带队教练迪戈与大峪中学的老师在学校进行友谊比赛。新华社记者黄勇贤摄

一年前,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馆捐资3万美元,在美景市建立了中国哥伦比亚乒乓球学校。代表团里这些13到17岁的孩子们就是在那所学校里开始练乒乓球的。

迪戈说,感谢中国帮助美景市建立了乒乓球学校,两国之间日益增加的体育交流,将有助于在哥伦比亚推广这项体育运动。中国和哥伦比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近年来,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逐渐增加。如今,不仅有哥伦比亚足球运动员在中国踢球,中国也在帮助哥伦比亚提高乒乓球这类小球的运动水平。

此次出国临行前,哥伦比亚小球员们受邀到中国驻哥大使馆作客。出席活动的哥外交部多位官员表示,希望孩子们坚持训练,成为社区和国际体育交流的推动者。

哥官员同时还强调,最重要的是,希望通过国际体育交流,促进国内体育运动发展,使其成为国家和平建设、社会融合、跨文化对话的工具,特别是要借此吸引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健康的社会活动,远离各种犯罪组织和毒品。

北体大国际文化学院体育交流项目主管张笑说,中方对这次集训高度重视,保证哥伦比亚小球员们能够在好环境中完成集训。

学校还为孩子们安排了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实战经验的优秀青年老师为孩子们上课,老师们手把手地指导球员们。

北体大教练王志强说,哥伦比亚孩子们给他最深的印象,就是他们对人的热情、对乒乓球的喜爱,他们体能好、求知欲强、学得快,中国老师们将倾囊相授,帮助孩子们提高球艺。

哥伦比亚驻华大使鲁埃达说,中国和哥伦比亚都曾经历过苦难的时代,但只要依靠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取得进步。“这些孩子们来到中国,建立友谊,今后将成为国际体育交流的推动者。不管今后遇到什么困难,相信他们都能克服,并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原标题:“小球”筑起中国和哥伦比亚青少年的友谊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