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见惯了“别人家的孩子”的故事,但当看到清华附小的学生做出的一系列“研究报告”,我们还是不禁感慨:教育水平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今年是苏轼先生诞辰980周年,由此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其中来自清华附小 2012 级 4 班的小学生们,凭借 他们创作的" 当小学生遇上苏轼 " 的系列研究论文刷屏了我们的朋友圈。除了“ 网络刷屏的名篇”《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以外,整个 4 班的 44 名同学共提交了《苏轼的心情曲线》、《苏轼vs李白》和《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等 23 份课题研究报告。当我们大多数人在为这群孩子的“创作力”惊呼不已的时候,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沈艳教授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网站上发表的一篇名为《静待花开,谨防研究大跃进——有感于某小学研究报告》的文章一下子唤醒了我们,也似乎再次敲响了教育界的警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数据……就是成年人,大抵也不太能说清楚究竟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有什么用处、该怎么用、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吧。十一、二岁的孩子就要给我们展示如何大数据来认识苏轼吗?沈艳教授在其文章中这样提道。

俨然,很多硕士博士写论文的时候都不会轻易选择大数据这个话题,而这些孩子却用大数据来给我们剖析苏轼?我们是该夸赞这些孩子的卓越能力还是应该为学术的“平民化“而感到兴奋?或者,我们应该先来看看这些大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这篇报告内容是将苏轼的诗词进行分词从而找出高频词汇,以此推论出是苏轼对天下黎民的关怀以及苏轼和弟弟子由手足情深(“子由”是高频词中最高频的)。可是,这些内容和结论我们不难从苏轼生平或者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发现。有人会说,这是培养孩子的探索能力,可是从附带的聊天截图看,老师对于查找资料的方法的建议是:“你们先按照这几个板块去梳理找材料,特别好找,百度都有。然后再往一起捏合,用自己的语言来评论一些。”。这又算是什么?哦,对了。据现代快报记者报道,该班的班主任连洁除了鼓励孩子们写论文,本人也是一位 " 论文好手 ",是小学高级教师、海淀区语文学科骨干教师。

我无意谈及老师做法的是非,毕竟老师的初衷一定也是为了孩子们的发展。可是,我们无从考究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这种“学术性”探索是不是把国庆时间让孩子们做研究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或许,对一些孩子来说,假期出去游玩更有助于拓展视野,哪怕只是去河边学习钓鱼或者是在公园里放风筝,至少他们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他们可以慢慢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相比之下,这种从小学就让他们“接触大数据“做课题的做法着实显得有些操之过急。不成熟的思维,过于敷衍(报告中的研究过程中多次提到“我和爸爸”)的做法,只会让孩子们从小对研究和学术产生误解,这样对他们来说未必是好事。再者说来,学校教育引导孩子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但是在方法的选取上一定要掂量清对象以及对象的“属性”,更不应在小学阶段就将孩子研究报告的质量以任何形式计入对学生成绩的总体评估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因斯坦说:“每个人都是天才。可是如果对一条鱼,你评估它是看它爬树的能力,那么终其一生,它都会觉得自己愚蠢无比。”对于教育,因材施教的路上一定要慢慢去发现“材”,而不是换一个新方式进行填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