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狗和其他哺乳类动物都会有不同脸部表情,偶尔碰到路人溜狗,和牠们逗玩时也会见到牠们「笑脸迎人」。

科学家一般认为表情主要功用是反映动物情绪,而非动物主动沟通的工具。 然而,演化心理学家 Bridget Waller 就曾观察到红毛猩猩与同伴交流时,牠们的表情会变得更明显和复杂。 这令科学家思疑脸部表情不只是自然反应,还有机会受「观众效应」,也就是对方注意与否影响。

但其他动物会否出现这种「观众效应」呢? 心理学家 Juliane Kaminski 联同研究队伍就选择测试狗只的表情,会否因人类注意与否增加。 之所以他们选择狗只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牠们与人类已相处近 30,000 年,而且不少研究曾指出牠们会察觉人类会否留意自己。 例如,当牠们被警告不准偷走食物后,狗只偷取食物次数会在人类闭眼时增加。

同样道理,狗只表情也会因人类注意与否而改变。 为搞清楚牠们的表情是由注意力还是情绪改变引起,研究人员设立 4 个情境测试狗只:

研究人员看着狗,而且手上有食物

研究人员看着狗,但手上没有食物

研究人员背向狗只,但手上有食物

研究人员背向狗只,手上没有食物

透过观察 24 只狗在不同情况的表情,研究人员可以分出牠们的表情会否因注意力(研究人员站立方向),还是情绪(食物)而增加。 研究人员分析测试录像片段,发现当人面向狗只时,牠们会有更多眉毛会上扬或伸脷表情,也会发出更多声音。 相反,食物出现与否就不会影响牠们的表情次数。

要留意的是,研究并非指狗懂得弄出特定表情与人沟通,更不是指牠们会扮可爱来「操控」人类。 研究人员认为结果或显示狗只表情不但会受情绪主导,更有可能会因「观众效应」影响而增加——狗只会留意到「观众」是不是看着牠们。 话虽如此,由于他们未有测量狗只生理变化,所以也未能肯定狗只表情改变是明白对方到有没有注意自己,还是单纯见到人脸的自然反应。

或者下次在街上再遇到狗只,不妨试试偷望一下牠们有没有弄出更多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