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惠及沿岸民众

  货船停靠在云南关累港上(2016年3月21日摄)。关累港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澜沧江畔。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新华社昆明10月30日电(记者姚兵)夕阳映照下,澜沧江江面泛着点点金光。船长李健兵正在和其他船员一起把从下游泰国运来的榴莲干、龙眼干等货品卸下,再装上中国的土豆、大蒜、空调等货物,再次起锚。

澜沧江起源于中国青海省,从中国关累港出境后称为湄公河,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最后流入南海。澜沧江-湄公河全长4880公里,连接中国与中南半岛,是沿岸国家交流的天然纽带,也是一条国际“黄金水道”。

李健兵出生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1993年来到澜沧江上当船员,2001年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通航以后,他成了在这条国际河流上的一员。

湄公河国际航道非常复杂,对船长的经验和技术都有较高要求。

“湄公河属于原始航道,航道狭窄,暗礁和浅滩较多,有的地方转弯特别困难,遇到枯水期常常搁浅。”20多年来,李健兵经历了无数次考验。

“别看湄公河水面平静,其实水底十分汹涌,人一旦掉下去,生还机会很小。”李健兵说。

这样的航行条件,一度阻碍了航运发展。“一开始我们的船很小,只能运输五六十吨货物,而且航行时间较长。”李健兵说,“但在沿岸各国的努力下,近年来进行过多次航道整治,如今最大船舶为420吨,从关累港到泰国清盛港只需9个小时左右。”

云南省航务管理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投入建设的澜沧江中缅界河31公里五级航道建设项目、澜沧江五级航道二期整治工程极大改善了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的航行条件。

勐腊县关累边境贸易区管委会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陈宏说,去年关累水运口岸进出口货物量为9.7万吨,同比增长45.9%。今年1月至9月,进出口货物量为8.9万吨,同比增长48.62%。

现在,湄公河已成为连接沿岸各国人民的幸福之河,国际航运发展也带动了沿岸国家发展,改善了当地民生。

“以前沿江下去能看到很多茅草房,现在已经被砖瓦房取代。”李健兵说,这几年航运发展势头不错,国内从事国际运输的船舶数量从最初的8艘发展到现在的90多艘,国外船舶数量也在增多,“竞争激烈,有时要排队20多天才能装上货。”

李健兵已经习惯了江上的生活,6年前他把儿子叫来跟他一起干,如今是船上的大副。“看不到湄公河的水就会不习惯。”李健兵说,跑船时不仅可以欣赏沿途景色,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

“毕竟这是我们谋生的主要方式。”李健兵说,曾经湄公河上的治安环境不好,不过自从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启动以来,大家都感觉安全多了。

10月26日,中老缅泰四国联合巡逻执法编队在关累港扬帆启航,启动第63次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此次行动四国派出执法船7艘、历时4天3夜,总航程500余公里,联合巡逻执法编队将在相关水域开展联合查缉、联合走访、治安形势调研等工作。

有了安全保障,再加上湄公河沿岸旖旎的风光,进一步助推了中、老、缅、泰等国的旅游合作。

今年5月1日,由云南同饮一江水国际旅游航运有限公司组织的国内200余名游客从关累港起航,沿湄公河而下环游泰国、缅甸、老挝等地,截至目前已有2000多人次选择该旅游项目。

“湄公河国际航运加快了沿岸各国发展,有助于提高沿岸国家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促进地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云南省社科院泰国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余海秋说。

(原标题: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惠及沿岸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