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了莫砺锋教授的《诗歌唐朝》。

《诗歌唐朝》主要分为十个章节,分别是“唐朝气象”“诗书情怀”“怀才不遇”“沧海桑田”“君子之交”“忧国之情”“天伦之情”“送别之情”“爱情诗语”“山水之情”。

在“唐朝气象”一小节中

唐朝可谓是诗歌的时代,不仅是皇帝,就算是平民百姓甚于绿林好汉都对诗歌情有独钟。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李涉曾为了过九江到了皖口,偶遇一伙强盗,但强盗一听自己面前的人竟是有名的诗人李涉,便向其求诗一篇,非但没有劫李涉的钱财,反而赠与了对方一些财物。由此可见唐朝诗歌受众面之广。

在这种背景下,唐诗可谓影响深远:宋代开始,唐诗便是启蒙读物;据研究,唐诗更是包含着民族灵魂,促进了民族融合,甚至促进了东亚文化共同体的形成。

唐诗当中表达的主题有很多:写景、抒情、田园诗、边塞诗等等,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咏怀诗。在唐朝,有两位诗人的咏怀诗格外突出,一位是李白,另一位就是杜甫。

李白的咏怀诗饱含着他的独立人格与其作为平民的人格尊严,李白一生想要投身仕途为国效力,但可能正是因为他这种狂放不羁的性格,他才没能在仕途上发光发热。假想李白真的当上了宰相,可能我们就要失去这一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仙了。

杜甫的诗主要表达的是他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