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推出价格超低的“低价游”,在旅游行业内被称为“负团费”,这样的团队在目的地需要当地旅行社接待,当地旅行社的这一行为称之为“负地接”。顾名思义,就是这样的团队成本低于、甚至大大低于正常团队必须消费的。以前还是零团费,最近几年直接负团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题所问:不会赚钱吗?

答案是个别团队会赔钱,总体是赚,甚至是大赚。

负地接早已有之,前些年的海南团、云南团,近两年的港澳游,都存在这样的情况,而且非常严重。而现在,一般的周边短线游,也开始这样操作。

作为组团社(客源地旅行社)也好、地接社(目的地旅行社)也罢,推出这样的价格主要是以低价吸引人,客人报了名再说。好的旅行社会给客人说清楚,这样的团这样的价格不是纯玩团,有购物,整个行程走下来要进几个店等等。旅行社赌的,就是具体哪一个团购物可以,出货多,除了补贴成本,再赚一些利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这样团的客人心里也清楚,团费没有单程的交通费贵,还有几天的吃住行,怎么可能没有另外的消费?

只不过区别在于是否强制消费罢了!有些不强制消费,主要靠导游的三寸不烂之舌潜移默化的讲解(忽悠)了;强制消费的,导游会直接告诉客人,这样的价格连一个住宿的钱都不够,必须进几个店,甚至买到多少钱的东西才能保证旅行社不陪钱,导游司机有饭吃,不买不行、不买不让上车、不买不让吃住等等之类的话。近年来媒体曝光出来的无一不是这种的,有些还导致大打出手发生有人受伤的恶劣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各级旅游主管部门不断对这种情况进行打击治理,但客观的说,情况依然存在,依然大量存在。而这种情况,目前看,短期内不可能消失。

评论

君望财经 君望资本CEO12-08 13:52

246赞

价格便宜我知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就是负地接,就是低于成本去进行销售,当旅游者抵达目的地以后,通过购物、自费、加点、换点等等,只要是能挣钱的,把之前低于成本的销售价格给挣回来。这时候存在一个赌局,如果整个团的旅游者消费不够那么多,这个团就是赔钱了;这样的团,导游是向旅行社缴钱购买过来的团,也就是说的旅行社把客人卖给导游,有时候是旅行社和导游共同承担风险,有时候是导游自己承担风险;如果你参加了这样的团,整团消费好的话,导游服务都很好,如果让他赔钱,要不脸色不好看,严重的是导游说有些难听话,更严重的就是强制消费。所以在这里提醒旅游者出去旅游,让心情开心最重要,不要只顾着还价。旅游价格不像购买一部手机那么简单,灵活性太大。

第二,就是尾单产品,有时候是提前下单产品,这些产品往往体现在包机、专列旅游产品上。例如,有一家旅行社发专列,1200个位置,他们只卖了1000个位置,最后一天的时候还有200个位置是空余的,这时候可能会使用亲朋好友特价团,宁愿不收取火车费用,只收取一个旅游目的地吃、住、行等费用,他们也不愿意浪费火车位置。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若是专列旅行社考虑到长久发展思路的话,他们便不会低价卖最后卖不出去的200个位置的,这样对另外1000人是起到非常不好的影响,甚至在旅游团上就会出现抵触情绪或者是反抗的行为。再后来对发专列的旅行社的口碑造成很坏的影响。

还有一种情况低价卖产品也不会有不好的口碑影响,这个就是约定前多少名报名的旅游者,可以享受到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这个就是小米手机惯用的方法;这里建议旅游者不要抱着这种侥幸心理,让旅行社挣点辛苦钱是应该的,万一人家的旅游团非常火爆,没有位置了,多出费用都没有位置了。例如:旅行社发旅游团,已经控制好了35座的车辆,可能前20位报名的旅游者可以享受到成本价的待遇,刚好这20人报名完成后,旅行社便保证了不赔钱,若再多收到参加旅游团的旅游者,便是挣钱了,其实旅行社从一开始就存在着风险,只有达到饱和的时候才把成本风险控制住;所以。在旅行社报团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图便宜,要不你报的是个负地接的烂团,要不你可能报不上团。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微信ID:君望学堂

26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言三拍 资深媒体人03-03 15:48

554赞

5天4晚的三亚游报价1200元,明显低得离谱,甚至都不够来回的机票钱。明摆着是陷阱,可就是有游客愿意往里面跳,到头来会因为贪小便宜吃了大亏。

你报了低价团,就可能会有额外付出,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旅游需要的是体验,什么都要最低价,自然不会有好的旅游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旅游市场中,云南、海南等地是低价游的重灾区,尤其是云南低价游,曾在新《旅游法》实施后一度淡出,但最终还是“卷土重来”。

从青岛出发去云南,不同的线路安排,价格有非常大的差距。

以昆明+大理+丽江+泸沽湖跟团游为例,一家旅行社给出的本周出发10日团报价仅为1250元,包含青岛-昆明的往返机票以及当地的食住游。而另一款8日游的纯玩产品,报价5347元,两者相差四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南6日游的实际成本并不低,长春到昆明往返机票,加上在昆明的吃、住、行、游,成本都要到2700元至3200元了,云南山路多,其中交通是最大一笔开支。

如果全程是五星级或者挂星酒店,再加上其他一些自费项目,甚至会达到4000元。

“代价团”的运作模式有一套“标准”的操作流程。游客报团时,旅行社按照游客的来源地、职业、年龄,给出不同的价格,被认为购买力最强的客人,给的报价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几乎所有低价线路都要求来玩游客年龄在28岁至59岁之间,甚至有的将年龄限制在32岁至54岁。

不少旅行社给出的回答是,这一年龄段的客人消费能力强,且不如老年人那样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风险。

经过精准测算,按照区域购买力,全国旅游市场都有准确的排名。内蒙古人最能花钱,其次是天津、北京游客,五六年前就是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游带团的操作流程:

在带团过程中,导游需先垫付全团游客落地后的所有费用,待行程结束后再回旅行社报账,一般3至4天可拿到垫付的钱。如果完不成购物业绩,就面临拿不回垫付资金的困境。下个团继续垫付,雪球越滚越大,恶性循环,导游的情绪也会恶化。

旅游购物企业通过抬高商品定价、给予旅行社和导游高额“回扣”,为旅行社“低价团费”经营提供“盈利空间”,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为追逐利益最大化,知法犯法,进而迫使导游人员强迫游客购物、消费,这是导致“不合理低价游”产生和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接社“倒贴钱”以“人头费”从各地组团社买客,是造成“不合理低价游”此消彼长的祸根。

以前一个游客到云南玩,地接旅行社要“亏”1000多元,发展到现在一个游客竟然要“亏”3500元。这当中所谓的“亏”,就是指云南地接社向外省组团社支付的所谓“人头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假设云南地接社要接待一位外省游客,就需要向外省组团社预先支付3500元/人,也就是说,还没赚钱,就先“亏”了3500元/人。

“地接社倒贴3500元/人让游客到云南旅游,怎么可能不让游客购物、参加自费?

这就是造成导游强迫客人购物、辱骂客人的罪魁祸首!

43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沐橙籽 旅游达人09-03 20:08

40赞

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旅行社推出的“低价”招牌,都是引诱客人手段!旅途中都有哪些招数能让他们收拢表面失去的钱呢?

1.除基本团价,另付费:如机场建设费、自选门票景点费用、餐厅增加特色当地食物费用等;

2.名不副实:网上或推销的景点如何风景优美、原生态等,实地却并非如此!实景与旅行社介绍的相距甚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更改行程:原本要参观的景点,导游会说由于什么政治原因、游行等不开门,而绕道去免费门票的景点。从门票中获得利润;

4.购物店:基本上5天的行程,掐头去尾,观光游玩只3天,且每天都有购物店,买买买是必须的,一个团不买?或者不买到一定金额...O(∩_∩)O~呵呵,出的了这个门?上的了车?从购买的商品中提取利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路过而已:一些景点,明明只是路上途径而已,在路上能拍拍照算是客气的,有的甚至只是一晃而过,在导游口中几秒钟而已,却在旅行社中大肆宣扬,增加景点数量,让客人以为会去。

6.旅行社转移手段:客人冲着大品牌的旅行社而去,临出发前,却被告知,旅行社由于人少不成团,而报给其他旅行社合并出发。而后者往往资质力量等远不如前者,打着大品牌的幌子,让小旅行社做,谋取更大利益。

4评论

老兵2999015204-19 07:51

144赞

我在旅行社工作至今,让我告诉你吧!肯定不会赔钱!这种团叫零团费或者负团费,旅行社的利润来源于购物点的返点,也就是说整个行程每天都会有几个购物点安排,客人买不买东西都没关系,但是所有客人必须下车进购物点停留45分钟以上,这类团旅行社对出团导游有明确的要求,所以一旦有客人不愿配合,导游就可能和客人发生不愉快。旅行社和导游都要生存,他们不是慈善机构有政府补贴,天下也不可能有免费的午餐。所以既然你报名参加这种团,就要做好进购物点的准备,而且每天的次数还不会少!早些年发生过2元双飞云南,客人拒绝进店和导游发生冲突,后叫来媒体曝光,导游饭碗丢了,后来全国导游联合人肉声讨这客人,最后客人通过媒体给旅行社导游道歉才结束。不管你参加什么团,请给予带团有导游证的正牌导游最基本的尊重,配合他们的工作,进店就算你不买东西,也让导游挣个人头十块八块买个雪糕的返点钱,想想人家口干舌燥的给你讲解,风里来雨里去的陪你逛,他早就逛得想吐的景区。你在景区迷路了你第一个想起谁?旅途中你病了,谁带你去医院?谁陪你打吊瓶?导游!当你身体稍微舒服点了,谁带你去追赶团队,尽可能让你本次行程少留遗憾?导游!当导游赚点门票几块钱的差价,当导游拿点你进店购物的提成,都是些你看不上的小零钱的时候,请不要动不动就以‘黑导’等等的帽子给导游扣上!干这行的艰辛,只有同行知道!

39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达人手造01-13 18:09

497赞

说说我的亲身经历!

前年我妈有天很开心的回家告诉我她报了一个去云南五天四夜豪华旅行团,超级便宜一个人只要950元。顺便还给我报了,叫我陪她一起去……

我当时一听心里就咯噔一下,因为经常看到新闻里报道低价旅游团强行购物。

于是我就告诉我妈这个是骗人的,我妈说是她一朋友叫她去的应该不会骗人。但我对我妈说那个阿姨夫妻俩平日里做人做事就不地道,你信他们等于被杀猪。我问妈妈有没有签合同之类的?她说没有。

我问她钱能不能退?她打电话过去问说不行已经上交了……考虑再三,我叫妈妈去找旅行社签合同,然后陪她去。

于是那对叫我妈妈去旅游的夫妻,就做了一些特别下三滥的事儿,在旅行团里诋毁我们母女两,说我们故意找他们事儿旅游还要签合同,特别难讲话……那些猪一样的团友很相信他们。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个旅行社是他们亲戚开的,只要拉到十个人去云南旅游,他们两的旅费是免单的,并且还有提成可拿。这件事儿后,我不再理会那对小人夫妻,我妈仅限和他们表面寒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新闻里大量报道低价旅游团坑顾客的事儿,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所以这种购物旅行团就改变了政策,导游用温柔态度,感人的言语忽悠我们买东西,绝对就是打感情牌。客观的说吃的住的都还不错,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你们懂得。

每天早上起来就去固定的旅游地点玩一下就被拉去消费了……在购物点必须逛足一个小时,还有人盯着跟着,可烦了……晚上自由活动,白天已经很累了,晚上根本不想出去溜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低价旅游团就是强行要游客购物的,第一站是普洱、第二站是黄龙玉、第三站是玉石……这仨站是低价旅游团宰游客的大头。后来的一些景点可能是利润很低,带我们草草逛了就走了,东西都来不及买,东西相对之前便宜了很多,而且品质还很好。

黄龙玉景点和玉石翡翠景点在逛足一个小时之后就会放游客出去自由活动半小时,可以说外面的东西比强制购物的地点便宜了很多。只要一半的价格,甚至更低。我们买了一些但是被导游看到了,因为怕骂人丢工作,于是开始演戏带着哭腔把我们说了一通。(真恶心人,不当演员都可惜了……)

那趟旅行我们在景点买了2000多的东西,一些普洱茶叶和一块赌石……(无奈之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由活动时候买了很多特产。

那些猪一样的团友,是典型的中国游客,说话声音特别大,没什么见识,被人忽悠几句就买买买,典型的暴发户……被坑了好几万,心里还乐开了花……那会儿我心里暗笑:脑残无药医。

事后,我在百度贴吧某个吧发帖披露真相,结果不仅帖子被秒山,还被私信警告不要多管闲事。原来百度没有节操底线是真的。想想血友病吧……哎。

19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户5918479504604-18 14:34

666赞

前年我妈有天很开心的回家告诉我她报了一个去云南五天四夜豪华旅行团,超级便宜一个人只要950元。顺便还给我报了,叫我陪她一起去……

我当时一听心里就咯噔一下,因为经常看到新闻里报道低价旅游团强行购物。

于是我就告诉我妈这个是骗人的,我妈说是她一朋友叫她去的应该不会骗人。但我对我妈说那个阿姨夫妻俩平日里做人做事就不地道,你信他们等于被杀猪。我问妈妈有没有签合同之类的?她说没有。

我问她钱能不能退?她打电话过去问说不行已经上交了……考虑再三,我叫妈妈去找旅行社签合同,然后陪她去。

于是那对叫我妈妈去旅游的夫妻,就做了一些特别下三滥的事儿,在旅行团里诋毁我们母女两,说我们故意找他们事儿旅游还要签合同,特别难讲话……那些猪一样的团友很相信他们。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个旅行社是他们亲戚开的,只要拉到十个人去云南旅游,他们两的旅费是免单的,并且还有提成可拿。这件事儿后,我不再理会那对小人夫妻,我妈仅限和他们表面寒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新闻里大量报道低价旅游团坑顾客的事儿,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所以这种购物旅行团就改变了政策,导游用温柔态度,感人的言语忽悠我们买东西,绝对就是打感情牌。客观的说吃的住的都还不错,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你们懂得。

每天早上起来就去固定的旅游地点玩一下就被拉去消费了……在购物点必须逛足一个小时,还有人盯着跟着,可烦了……晚上自由活动,白天已经很累了,晚上根本不想出去溜达。

“代价团”的运作模式有一套“标准”的操作流程。游客报团时,旅行社按照游客的来源地、职业、年龄,给出不同的价格,被认为购买力最强的客人,给的报价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几乎所有低价线路都要求来玩游客年龄在28岁至59岁之间,甚至有的将年龄限制在32岁至54岁。

不少旅行社给出的回答是,这一年龄段的客人消费能力强,且不如老年人那样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风险。

经过精准测算,按照区域购买力,全国旅游市场都有准确的排名。内蒙古人最能花钱,其次是天津、北京游客,五六年前就是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游带团的操作流程:

在带团过程中,导游需先垫付全团游客落地后的所有费用,待行程结束后再回旅行社报账,一般3至4天可拿到垫付的钱。如果完不成购物业绩,就面临拿不回垫付资金的困境。下个团继续垫付,雪球越滚越大,恶性循环,导游的情绪也会恶化。

旅游购物企业通过抬高商品定价、给予旅行社和导游高额“回扣”,为旅行社“低价团费”经营提供“盈利空间”,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为追逐利益最大化,知法犯法,进而迫使导游人员强迫游客购物、消费,这是导致“不合理低价游”产生和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接社“倒贴钱”以“人头费”从各地组团社买客,是造成“不合理低价游”此消彼长的祸根。

以前一个游客到云南玩,地接旅行社要“亏”1000多元,发展到现在一个游客竟然要“亏”3500元。这当中所谓的“亏”,就是指云南地接社向外省组团社支付的所谓“人头费”。

53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祥如翠06-15 10:37

7赞

第一,就是负地接,就是低于成本去进行销售,当旅游者抵达目的地以后,通过购物、自费、加点、换点等等,只要是能挣钱的,把之前低于成本的销售价格给挣回来。这时候存在一个赌局,如果整个团的旅游者消费不够那么多,这个团就是赔钱了;这样的团,导游是向旅行社缴钱购买过来的团,也就是说的旅行社把客人卖给导游,有时候是旅行社和导游共同承担风险,有时候是导游自己承担风险;如果你参加了这样的团,整团消费好的话,导游服务都很好,如果让他赔钱,要不脸色不好看,严重的是导游说有些难听话,更严重的就是强制消费。所以在这里提醒旅游者出去旅游,让心情开心最重要,不要只顾着还价。旅游价格不像购买一部手机那么简单,灵活性太大。

第二,就是尾单产品,有时候是提前下单产品,这些产品往往体现在包机、专列旅游产品上。例如,有一家旅行社发专列,1200个位置,他们只卖了1000个位置,最后一天的时候还有200个位置是空余的,这时候可能会使用亲朋好友特价团,宁愿不收取火车费用,只收取一个旅游目的地吃、住、行等费用,他们也不愿意浪费火车位置。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若是专列旅行社考虑到长久发展思路的话,他们便不会低价卖最后卖不出去的200个位置的,这样对另外1000人是起到非常不好的影响,甚至在旅游团上就会出现抵触情绪或者是反抗的行为。再后来对发专列的旅行社的口碑造成很坏的影响。

还有一种情况低价卖产品也不会有不好的口碑影响,这个就是约定前多少名报名的旅游者,可以享受到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这个就是小米手机惯用的方法;这里建议旅游者不要抱着这种侥幸心理,让旅行社挣点辛苦钱是应该的,万一人家的旅游团非常火爆,没有位置了,多出费用都没有位置了。例如:旅行社发旅游团,已经控制好了35座的车辆,可能前20位报名的旅游者可以享受到成本价的待遇,刚好这20人报名完成后,旅行社便保证了不赔钱,若再多收到参加旅游团的旅游者,便是挣钱了,其实旅行社从一开始就存在着风险,只有达到饱和的时候才把成本风险控制住;所以。在旅行社报团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图便宜,要不你报的是个负地接的烂团,要不你可能报不上团。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微信ID:君望学堂

4评论

达人手造

01-13 18:09 96赞

说说我的亲身经历!

前年我妈有天很开心的回家告诉我她报了一个去云南五天四夜豪华旅行团,超级便宜一个人只要950元。顺便还给我报了,叫我陪她一起去……

我当时一听心里就咯噔一下,因为经常看到新闻里报道低价旅游团强行购物。

于是我就告诉我妈这个是骗人的,我妈说是她一朋友叫她去的应该不会骗人。但我对我妈说那个阿姨夫妻俩平日里做人做事就不地道,你信他们等于被杀猪。我问妈妈有没有签合同之类的?她说没有。

我问她钱能不能退?她打电话过去问说不行已经上交了……考虑再三,我叫妈妈去找旅行社签合同,然后陪她去。

于是那对叫我妈妈去旅游的夫妻,就做了一些特别下三滥的事儿,在旅行团里诋毁我们母女两,说我们故意找他们事儿旅游还要签合同,特别难讲话……那些猪一样的团友很相信他们。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个旅行社是他们亲戚开的,只要拉到十个人去云南旅游,他们两的旅费是免单的,并且还有提成可拿。这件事儿后,我不再理会那对小人夫妻,我妈仅限和他们表面寒暄。

因为新闻里大量报道低价旅游团坑顾客的事儿,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所以这种购物旅行团就改变了政策,导游用温柔态度,感人的言语忽悠我们买东西,绝对就是打感情牌。客观的说吃的住的都还不错,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你们懂得。

每天早上起来就去固定的旅游地点玩一下就被拉去消费了……在购物点必须逛足一个小时,还有人盯着跟着,可烦了……晚上自由活动,白天已经很累了,晚上根本不想出去溜达。

这种低价旅游团就是强行要游客购物的,第一站是普洱、第二站是黄龙玉、第三站是玉石……这仨站是低价旅游团宰游客的大头。后来的一些景点可能是利润很低,带我们草草逛了就走了,东西都来不及买,东西相对之前便宜了很多,而且品质还很好。

黄龙玉景点和玉石翡翠景点在逛足一个小时之后就会放游客出去自由活动半小时,可以说外面的东西比强制购物的地点便宜了很多。只要一半的价格,甚至更低。我们买了一些但是被导游看到了,因为怕骂人丢工作,于是开始演戏带着哭腔把我们说了一通。(真恶心人,不当演员都可惜了……)

那趟旅行我们在景点买了2000多的东西,一些普洱茶叶和一块赌石……(无奈之举)

自由活动时候买了很多特产。

那些猪一样的团友,是典型的中国游客,说话声音特别大,没什么见识,被人忽悠几句就买买买,典型的暴发户……被坑了好几万,心里还乐开了花……那会儿我心里暗笑:脑残无药医。

事后,我在百度贴吧某个吧发帖披露真相,结果不仅帖子被秒山,还被私信警告不要多管闲事。原来百度没有节操底线是真的。想想血友病吧……哎。

20评论

旅游达人黄华 博闻旅游指南创始人

01-20 20:15 2赞

低价团存在的理由有三:1,用低价忽悠游客去买东西来弥补团费的缺口甚至还可以获得超额利润;2,旅游电商网站(常说的OTA),因为他们有巨额投资或从上司公司股东那里融来很多的钱,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拼命补贴用户,像当初的滴滴优步竞争的时候大家真的倒贴为抓用户一样;3,有些旅行社因为组团人数已经出现合理利润,但此时一个团里还有空闲位置,也即业界所谓尾单,不管这个团位置卖多少钱都是旅行社的利润。除这三种外,其他基本是刷流氓了。

评论

ydy天天快乐

01-13 22:21 19赞

没办法,我这个城市搞什么买酒送港澳游一个人交600五天游,我拉都拉不住我的姐姐啊!她非要去说是酒厂赠送的不是购物团,我也只有祝福她了叫她不要听导游的,过了几天回来就后悔啊!每天都是买买买不买一个都不能出来,其他的团友就骂她逼的她也买了什么时来运转3000多什么紫荆花100多还有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花的算少的买了7000多,旅游景点的老板遇到谁都是老乡都是打折口才了得啊!所以你想贪小便宜自然得不到便宜的。

1评论

小王医森

01-20 02:41 0赞

所谓便宜没好货,真的是对的!先说一个我妈妈麻友的事,一个旅行社去我们那边小区说香港游,只要350元,好多退休的老头老太太都觉得占了大便宜,都报名了,大概有十来个人,我妈打电话问我要不要去,因为那时候已经有曝光强制消费的事情了,我就没让我妈去。后来旅行回来的人说,拉到香港,尽往购物的地方带,不买不准出去,也不让上车,必须每个人都买,我们小区一个有名的泼妇也被导游骂的狗血淋头,一点也不敢回嘴。听说每个人至少消费了三千块。还有我自己的经历,是一千六去泰国,陪父母去的,在机场又交了一千块自费项目的钱(这个合同里有的,没有人提出异议)。后来在芭提雅,当地导游给我们一份价目表,说是另外的自费项目,最低是一千。我们就没交,之后导游全程黑脸,也不解说了,在车上也不理人,但也没有强制我们去买,五天的泰国游有一大半时间是放购物点的,基本人人都买了红宝石,鳄鱼皮的皮带包包。导游后来看我们买的东西多,又高兴了。走的时候还私卖东西给我们,价格也贵,还只要人民币。现在我基本都是自由行,对旅行社真是一点都不信任了。

评论

奔跑的小小喵

12-06 13:06 29赞

千万不要去,这叫“不合理低价”

什么是不合理低价游

不合理低价游是指背离价值规律,低于经营成本,以不实价格招揽游客,以不实宣传诱导消费,以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

对于游客来说,旅行社的旅游产品价格低于当地旅游部门或旅游行业协会公布的诚信旅游指导价30%以上的就算不合理低价

为什么要避免“不合理低价游”?

01.花钱多

“不合理低价游”看似团费较低

为了盈利,组织者可能会出现,导游强迫购物、抽取卖家回扣等现象,以从中谋利

看似便宜的团费,实际上花费更多!

02.不开心

可能会安排没有任何资质的“黑导游”

服务态度差、不负责任、缺少专业性,甚至出现辱骂游客等情况

这样的旅途,你能开心吗?!

03.不安全

销售“不合理低价游”的旅行社,通常是缺乏监管能力和产品把控能力,也缺少职业道德

旅途中无法保证游客的财产及人身安全,中途轰游客下车这样的事情都做得出来,你还指望他们保护你的旅途安全?!

04.易上当

通过虚假宣传来骗取游客上当,实际的旅途安排与宣传内容,可能会不一样

心心念念的美景,没看几眼就走了,走马观花式的玩法,你忍得了吗?!

05.维权难

“不合理低价游”抓住人们占小便宜的心理,不按正规流程与游客签订合同,出现问题后,由于没有证据,往往游客投诉无门

所以

尽量挑选正规旅行社,尤其是做出公开诚信经营承诺的旅行社

同样的产品,多做对比,价格低得出奇的,要警惕不合理低价游的陷阱

拒不签署正规合同以及没有详细行程单,就要警惕可能存在的虚假宣传

在行程安排上:多景点、路程长且时间周期较短的团,请警惕“只购非游”的情况出现

和旅行社签署的旅游合同是游客权益的保障,从签订到旅途结束,都要仔细保存好

游客用手机录下视频或者录音资料,是维权的重要材料

旅游过程中,购物时向商店索取发票或其他消费证明,以备不时之需

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留下证据

旅途中如果遭受不公平待遇,发动同行游客,一起抵制,回家后可联合起来向有关部门反映

如果遇到人身攻击甚至暴力对待时,直接拨打110或当地报警电话

时刻保持着维权意识,如果权益受到损害,不要得过且过,勇于维权、善于维权

如果旅游中出现问题,先与报团旅行社协商处理,正规旅行社有义务协助游客解决旅游过程中的任何问题

请做好相关资料存档,比如旅行合同、视频音频、消费证明、照片等材料,梳理受骗过程,为投诉做好准备

向事件发生地的旅游监管部门(旅游局或旅游委)反映情况,进行投诉

直接拨打国家旅游局公众服务平台12301热线,或者关注“12301”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投诉

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奔跑的小小喵12-06 13:06

52赞

千万不要去,这叫“不合理低价”

什么是不合理低价游

不合理低价游是指背离价值规律,低于经营成本,以不实价格招揽游客,以不实宣传诱导消费,以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

对于游客来说,旅行社的旅游产品价格低于当地旅游部门或旅游行业协会公布的诚信旅游指导价30%以上的就算不合理低价

为什么要避免“不合理低价游”?

01.花钱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合理低价游”看似团费较低

为了盈利,组织者可能会出现,导游强迫购物、抽取卖家回扣等现象,以从中谋利

看似便宜的团费,实际上花费更多!

02.不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会安排没有任何资质的“黑导游”

服务态度差、不负责任、缺少专业性,甚至出现辱骂游客等情况

这样的旅途,你能开心吗?!

03.不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销售“不合理低价游”的旅行社,通常是缺乏监管能力和产品把控能力,也缺少职业道德

旅途中无法保证游客的财产及人身安全,中途轰游客下车这样的事情都做得出来,你还指望他们保护你的旅途安全?!

04.易上当

通过虚假宣传来骗取游客上当,实际的旅途安排与宣传内容,可能会不一样

心心念念的美景,没看几眼就走了,走马观花式的玩法,你忍得了吗?!

05.维权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合理低价游”抓住人们占小便宜的心理,不按正规流程与游客签订合同,出现问题后,由于没有证据,往往游客投诉无门

所以

尽量挑选正规旅行社,尤其是做出公开诚信经营承诺的旅行社

同样的产品,多做对比,价格低得出奇的,要警惕不合理低价游的陷阱

拒不签署正规合同以及没有详细行程单,就要警惕可能存在的虚假宣传

在行程安排上:多景点、路程长且时间周期较短的团,请警惕“只购非游”的情况出现

和旅行社签署的旅游合同是游客权益的保障,从签订到旅途结束,都要仔细保存好

游客用手机录下视频或者录音资料,是维权的重要材料

旅游过程中,购物时向商店索取发票或其他消费证明,以备不时之需

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留下证据

旅途中如果遭受不公平待遇,发动同行游客,一起抵制,回家后可联合起来向有关部门反映

如果遇到人身攻击甚至暴力对待时,直接拨打110或当地报警电话

时刻保持着维权意识,如果权益受到损害,不要得过且过,勇于维权、善于维权

如果旅游中出现问题,先与报团旅行社协商处理,正规旅行社有义务协助游客解决旅游过程中的任何问题

请做好相关资料存档,比如旅行合同、视频音频、消费证明、照片等材料,梳理受骗过程,为投诉做好准备

向事件发生地的旅游监管部门(旅游局或旅游委)反映情况,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