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宋朝之前猪肉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那时候的肉类主食主要是指牛肉。后来为什么变成以猪肉为主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案第一个字“禁”

中国因为是农耕社会,犁的发明让牛的作用突显,所以汉朝和唐朝分别颁布可了法令,

最早在汉代,牛已经被立法保护,汉律规定“不得屠杀少齿”。汉律对杀牛的惩罚十分严厉,犯禁者诛,要给牛偿命。

到了唐宋时期,牛更是不管是否老弱病残,都在禁杀之列,只有自然死亡,或者病死的牛才可以剥皮售卖或者自己吃用。

当然禁吃的食物并不是说完全吃不到,权贵们自有手段吃到。但作为广大的百姓想随便吃,那是不太可能的了,想吃肉,无疑猪肉是不二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案第二个字“贱”

在古代的饮食习惯中,牛羊毫无疑问是最贵族化的肉食,《礼记·王制》也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秦时猪肉也不是高大上的肉食,“天子食太牢,牛羊豕(shi)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在宋朝,猪肉仍然不是士大夫阶层的主要肉食,或者说猪肉仍然是低档的肉食。南宋高宗在清河郡王张浚府上吃了一顿,菜谱中天南海北,地上跑的,空中飞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唯独没有猪肉。而在随从高宗出行的禁卫食谱中却有猪肉三千斤,可见当时猪肉的主要消费群体档次实在不高。所以苏东坡说:“(猪肉)富家不肯吃,贫家不解煮。”

后来苏东坡在杭州任上,因为治理西湖,要解决民工的吃饭问题,他创造性地发明了“小火慢炖”的方块肥肉,这种以姜葱红糖料酒酱油等做成的猪肉菜肴,被后世称为“东坡肉”。

后来到清朝,猪肉大面积普及,估计是关外的民族吃够了牛羊肉,物以稀为贵的认为猪肉才是美食。后来入关后在满汉全席中出现了不少猪肉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个人认为,在古时,人口多,人均土地占有少,农民要填饱肚子,养殖的家畜必须好养活、产量高。猪易养活,不需要放养,人不吃的它都吃,粪便还方便农作。最主要的是猪半年就能产肉90多斤,这也是猪肉取代牛羊肉成为主要肉食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