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孙立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2006年被《南风窗》评为“公共利益年度人物奖”。本文授权转自公众号孙立平社会观察(ID:thslping888),原题:说说冯钢引起的这场风波

昨天有记者给我打电话,要求采访冯钢引起的这场风波。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回答:我不接受任何采访。

但放下电话,还是想了想这个事,觉得还是有些话要说说。我不是想简单地表态。我想的是,如果我遇到冯钢教授遇到的情况,我会怎么做。想的结果如下:

1、我会不会有和冯钢类似的想法或担心?

答案:我觉得我会有,但不会像冯钢看的那么重。这里的问题是要不要承认女性在从事学术研究上具有的某种“现实上的劣势”?我是不否认的。这主要不是由性别决定的,而是由“现实中的角色分工”造成的。如果男女能够平均分担生育、养育、家务等事务,我不会有这种担心。

2、如果我有冯钢那样的担心,会不会说出来?

答案:我觉得我不会。不但不会公开说出来,私下里也不会说。这倒不是由于我比冯钢世故,而是我觉得这个事情是一个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是个死结,说也没用。现实中的社会分工,对女性从事社会工作肯定是不利的。但我们不是在真空中谈论这个问题,而是在现实中谈论这个问题。寄希望于技术进步吧。假如真有前一段传说的锅,受精卵放在锅里,两口子出去旅游,回来开锅孩子就孕育好了,就好了。

3、假如我也有这样的“偏见”,会不会影响对学生的录取?

答案:绝对不会。我参加过无数次这样的录取工作。无论有什么样的考虑,可以说,在真正录取的时候,成绩(包括面试)是绝对唯一的标准。如果因为某种因素,录取的结果对学生来说是不公正的,我觉得我良心下不去。公正的唯一标准是成绩。

4、我带学生,会不会考虑性别?

答案:不会。无论男生女生,只要做了我的学生,肯定是同样要求。尽管我说现实的分工对女性从事社会事务是不利的,但这些不利因素,在校期间是不存在的(生育、养育、家务等)。在学习和研究中,男女有没有差别?有。一般地说,对于宏观的问题,男生关心的可能更多一些,而女生对细致的东西更敏感一些。但这不是绝对的,而且也都需要。

5、女生毕业时,如何期待她们的职业或人生选择?

答案:我一般都是鼓励她们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我也带过不少学生,包括女性学生。对女性学生我一般都是这样的建议。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认为,女性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对祖国的教育科研工作更有利。我关心的是这样的工作对她们个人是不是更合适。在诸种考虑当中,我更看重的是她们有一份自己喜欢且优雅的工作。

6、对毕业后学生的期待,有没有性别上的差异?

答案:有。对于毕业后的学生,无论男女,当然会有一些共同的关心。但实际上还是有差别的。对于男生,可能关心更多的是工作方面的。而对女生,可能更多关心的是她们个人的生活。有这样的情形:见面时,有的学生(我指的是女生)会说说事业上的事情。反倒有时我会说:别废话,赶快找男朋友、结婚、生孩子。以至于有个女生说:你说话怎么像我老爸啊。我有个在职的学生,女性,由于生活的原因,一度想放弃学业,而且在相当一段时间不好意思和我联系。后来我说,你千万不要把这当回事,生活的幸福比这个重要。换句话说,在我的心目中,她们个人是否幸福,远比她们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重要。

就是这些想法。下面再说两点感想。

第一,关于女性在“现实社会分工中的劣势”。老实说,促使我写这篇短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看了一篇妈妈们吐槽辅导孩子作业的文章。我们讨论问题,不能脱离这样一种具体的现实:在现实中,职业女性承担的太多了。从十月怀胎,到生育;从生育到哺育;从哺育到教育,再到各种家务,她们承担得太多了。一位妈妈说,帮孩子辅导作业到五年级,心脏安了两个支架。还有一位老二两个月的妈妈说,再继续给老大辅导作业,恐怕都得气得回奶。很多妈妈辅导作业到崩溃的地步,而且是多少年啊,如果是要两个孩子呢?

在女性付出这么多的情况下,你社会凭什么要求女性在社会事务中做出和男性同样的成绩?你那个所谓的社会成就,比繁殖养育后代,比人类的延续更有意义吗?那些一看到性别差异的字眼马上就上升到男女平等,就从政治正确的大道理发出正义谴责的人(当然从看到的冯钢回应的只言片语看,有的话确实是不妥的,失态的),如果你是男生,你公平吗?如果你是女生,你于心何忍?

第二,男女话题的位置。现实中男女不平等确实是存在的,男女问题也是重要的社会议题之一。但其实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面对的更多是男人女人共同面对的问题,你的权利,你的利益。而这些问题应当是平心静气来讨论的,哪些是现在能解决的,哪些是现在不能解决的,不能完全解决的应当怎么办?男女互相依存,应当相亲相爱,何必弄到一接触这样的话题,仿佛就成了阶级敌人似的?

推荐阅读:

为什么要开始健身?21个理由

研究生找对象,请加入理想岛交友群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智商或财富,而是思考问题的层次。关注公众号理想岛(ID:lixiangdao002),提升认知维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立平社会观察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