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的记忆中,小时候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热气腾腾的蒸碗。年味中最让人期盼和回味的情景,是春节前家家户户灶台上大蒸锅四处弥漫的蒸气和香味。摆放在蒸锅中的各种蒸碗,色、香、味、形俱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中蒸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经历成千年的传承改良,到现在已经将肉和蔬菜的营养味觉融合达到极致。不光是汉民过节要吃蒸碗,回民过节也是要吃蒸碗的。回民吃蒸碗一般是在过红白喜事的时候,他们管这叫“乜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坊上搜馆走到小皮院西口一家在做蒸碗,拌肉、炸肉、放调料、上蒸笼,忙得不亦乐乎。袁涛蒸碗是一间不大的店,一家四口经营着这家铺子,老板袁涛夫妻和他的父母,他家的手艺传到老板袁涛手里已经是第四代了。父亲年轻的时候是西安市牛羊肉加工厂的工人,因为单位效益不好,便自己出来承包做餐饮。老爷子的拿手绝活就是做蒸碗,经常有回民家做乜贴的请老爷子去掌勺,做八大碗。渐渐的名声就传出去了。儿子袁涛也继承了父亲的这门手艺,想着手艺不能荒废,于是便在2015年10月份开了这家蒸碗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吃的小酥肉蒸碗究竟是如何做出来的?

一、选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小酥肉一定要选秦川黄牛,上脑、牛腿、雪花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做小酥肉的。挑肉的时候不能挑太湿的肉,肥肉不能调发黄的,要发白的,这种肉可能是进过冰箱的,吃起来口感会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切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肉切条,不能切得太厚,这样炸肉的时候炸不透,也不能切得太薄,一蒸就缩没了,每块肉要切成一指宽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腌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腌肉要六七种调料,葱姜酱油和各种大料粉,倒入切好的牛肉中,搅拌均匀,腌制半小时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勾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鸡蛋和面粉和成芡,倒在腌好的牛肉里,搅拌均匀,必须让每一块牛肉都能裹上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炸酥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热锅倒油,油烧至全热,把裹好粉芡的牛肉一条条撕开下锅炸,炸到8分熟就可以出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蒸酥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炸好的酥肉晾凉,分成4两左右一碗。碗底要放葱姜八角等调料打底,把酥肉装在碗里后上锅蒸,加一勺秘制的调料水,大约蒸1个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出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拍摄感谢袁涛蒸碗的全程协助,22元一盆小酥肉,小酥肉蒸的糯软、咸香,能吃出八角的味,牛肉瘦肉多,量大实惠,不大的家庭小店可堂食可外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