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有很多妈妈问我,什么时候开始和宝宝一起亲子阅读最合适呢?

有专家说,零岁开始亲子阅读;还有专家建议,亲子阅读从孕期胎教就要开始了;于是,好多初为人母的妈妈开始戚戚然,自己的宝宝又要落在起跑线上了吗?

其实我个人以为,亲子阅读没有早晚,你觉得可以开始,就能够开始了。比如提到的胎教开始的亲子阅读,大概的方法不过是通过爸爸妈妈的声音用讲故事的方式,每天定时、定点和胎宝宝进行交流;而从零岁开始的阅读,就是从宝宝出生后到家里开始,父母就有准备的把一些黑白卡、彩色卡、图画等等按步骤一一拿出,根据宝宝的月龄和宝宝一起玩耍;还有一些有心的妈妈,会延续胎教的阅读时段,在固定的时间为宝宝继续进行阅读,不过是过去抚摸着自己的肚子,如今可以握着宝宝的小手,时而和宝宝有目光的交流,气氛非常温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我和我家16月龄小二宝的亲子阅读,严格意义上还没有开始。一来家里还有大宝,我需要兼顾大宝的学业;二来我自己的身体出了状态,总是疲惫不堪;三来我和小二宝虽然没有通过具体的绘本或者卡片来进行阅读,但是我们之间的有效互动非常明显。

现在的小二宝能够明白大部分他接触过的事情,也能准确的听懂别人的话,并且可以完成或执行某些小任务;同时他察言观色的能力特别的强,“见风使舵”也被他发挥的淋漓尽致;我想我们之间有效的亲子阅读应该可以进行了。在正式使用绘本之前,我现在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和他睡前互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磨合,我发现和16月龄的小宝宝讲故事,这样做才最有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1、根据宝宝的需求,使用他能够听懂的词汇、贴近他的生活即可。

针对16月龄还几乎没有语言能力的小宝宝来讲,那些成熟的童话故事里“王子”“公主”“巫师”“勇士”等等,距离他实在太远太远,因此不如暂时放弃;根据他每天或者近段时间接触过的东西尤其是新东西以及他喜欢的东西,配合他日常的某些需求,来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就好。

例如,我家小二宝最近刚买了一个会绕着线飞的小鸟玩具,他非常喜欢这个玩具,经常自己提着它四处转,打开开光后,他能够目不转睛的盯着小鸟飞的轨迹看上好一会儿。

于是在晚上我们的故事里,就出现了“会飞的小鸟”。

当我刚说出“会飞的小鸟”时,小二宝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一度要爬起床去把小鸟搂到怀里,并且兴奋的和我叽叽咕咕的说“鸟鸟”、“飞飞”等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2、故事内容要简单、直白,不要有太多的曲折。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那是文学大家的巨作;一些文学的修辞、优美的意境,也是成人世界才能品味出来的美丽,而我们初给小宝宝讲故事,就不必有太多的曲折了,简单、直白、贴近他的生活才是最适合、最能够吸引他注意力的方法。

例如,前天晚上姥姥说小二宝不配合换纸尿裤,一脱裤子就嚎啕大哭。我抱着他,随手拿起沙发上的娃娃,给他讲“小娃娃换小裤裤”的故事。

天气越来越冷了,小娃娃的衣服越穿越多了(这个时候可以增加互动的问他,宝宝的衣服是不是也穿的多了?他就会拽拽自己的外套表示他也穿多了)。

可是,小娃娃却不愿意换纸尿裤了。于是小娃娃就在纸尿裤上尿啊尿啊,纸尿裤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可以握着他的小手,让他自己摸摸自己的纸尿裤,问他“是不是非常不舒服?”)。

小娃娃也非常不舒服啊,可是她怕冷还是不想换纸尿裤。这时,小娃娃的妈妈想了一个好办法,用小被子裹着小娃娃,这样换纸尿裤的时候,小娃娃就不冷了。

换了纸尿裤的小娃娃好开心啊!(就势问宝宝,是不是你也要换个纸尿裤了?)

小二宝非常配合的就把纸尿裤给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3、讲故事时的语音、语调和小的肢体语言更胜过故事内容。

就故事情节来讲,讲故事人的语音、语调和肢体动作才是吸引宝宝的根本。在他的小脑袋里,有趣的、无趣的,都和我们想象中的大不一样。

一个很简单的现象:每天妈妈要去上班,宝宝都会哭的撕心裂肺,这是因为每次的分离对于宝宝来讲就是永恒,他好害怕这样的分离。最近我家小二宝生病刚好,他连我去洗手间都会哭的一塌糊涂,不忍分开。

例如,给宝宝讲睡前故事,最好使用平缓、温暖、舒服的语言,轻轻地、慢慢地,宝宝听着听着睡意就来了。

我会搂着小二宝,然后给他讲:

天黑了,灯都灭了,宝宝在妈妈怀里,盖着舒服的小被子。外面的风,不刮了;雨,也不下了;屋子里暖暖地,好舒服啊!

宝宝伸了个小懒腰,看见客厅的小娃娃已经睡着了,小青蛙蹦蹦跳跳的回到了自己的家,小积木已经在小屋子里准备睡下了,小鸟也飞不动了因为他也要睡觉了(根据实际情况,如果宝宝已经困了就少用几个他的玩具,如果他还蛮精神,就多举几个例子,但每句话都要有睡觉、困了这样的表达),

宝宝身上的小被子也困了,拉着小枕头一起进入了梦乡,妈妈亲亲宝宝(我也在小二宝的脑门上亲一口),也要和宝宝一起睡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4、遵循大是大非的生活原则,但不必拘泥于故事情节与所谓的教育意义。

早在宝宝半岁左右,他就可以逐步的知道是与非,对与错,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对什么人做什么事可以达到什么效果,只是他会用他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一直尝试挑战大人的底线罢了。

所以我们给宝宝讲故事,要把大是大非摆端正,千万不要让孩子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熊孩子”,但是故事的情节可以更天马行空一些,也不要特别追求教育意义。教育更应该是不知不觉中的耳濡目染,是润物细无声、静待花开的过程。

例如,小二宝是个小吃货,对于吃,总是那么迫不及待,达不到目的就想用哭来解决。昨天大宝在他身边吃苹果,他看见了非要吃,可是他的腹泻还没有好彻底,于是姥姥就给他煮苹果。他一时半会吃不到,就开始嚎啕大哭(他现在非常清楚,面对姥姥姥爷,大哭最有效;面对妈妈,撒娇就无敌;面对爸爸,规规矩矩最好)。于是姥姥把他交给了我,我一边请大宝去弟弟看不到的地方吃苹果,一边搂着他,给他讲了一个关于“耐心等待”的小故事。

有一天,姥姥要做好吃的啦!家里的小熊、小狗狗、小兔子、哥哥和宝宝都想快点吃到。(我把家里的小熊、小狗、小兔子的玩偶摆在一起,先拿起小熊)。

小熊说:“有好吃的啦,我要快快去哦!”结果,一不留神摔了个大跟头,把小脑袋碰破了,小熊只好哭着去擦药了。(这个过程,把小熊的动作都演示出来,让宝宝可以看到,顺带和宝宝一起用碘伏给小熊擦擦药。)

小狗狗蹦蹦跳跳的也要往前奔:“去吃好吃的啦,去吃好吃的啦!”这是忽然听到敲门声,小狗狗想了想,是去吃好吃的呢,还是去迎接客人呢?(同时问宝宝,应该怎么做?小二宝当时指了指门。)宝宝好棒啊,小狗狗最后也放弃了寻找好吃的,先去迎接客人了,这是小狗狗本来应该做的事情哦。大家都夸小狗狗做的对!

这时小兔子乖乖的说:“我要等姥姥做好之后,再过去吃呢!这样又干净,又可口。”

宝宝和小兔子一样,在这里乖乖的等姥姥,一会儿煮好了苹果,宝宝和哥哥,还有小兔子一起去吃。好不好?

小二宝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开始不哭不闹的等着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5、循序渐进的拓展有效词汇来帮助他语言的发展。

语言本身就是一个输出和输入的过程,学习语言也是如此。想办法增加对宝宝语言的输入,对宝宝语言的输出就会事半功倍。所以,妈妈可以利用讲故事来帮助宝宝。

这里就不多赘述了。一个词语的频繁出现,和逐渐带修饰的出现:

花;

红色的花;

美丽的红花;

秋天里美丽的红花;

秋天里有美丽的红花,还有美丽的黄花;

秋天里有美丽的红花和黄花,还有其他五颜六色的花;

秋天里有美丽的红花和黄花,还有其他五颜六色的花,闻起来香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