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史可以追述到旧石器时代,远古先民掌握了火的技巧,从而用来烧制一些器皿,而狭义的瓷器发展则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在探讨建盏为何兴于宋代时,小编从两个层面来说明,一是从手工业角度来看,建盏和其他种类瓷器一样为何在宋代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另一个层面就是建盏作为黑釉瓷,如何从众多瓷器中脱颖而出,盛极一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我们现在不同,瓷器、茶叶、丝绸、银器在宋代并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奢侈品。奢侈品的消费依赖的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还需要有一种相对普遍的消费认同。

★ 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宋代的城市与唐代不同,唐代城市主要突出的是政治功能,而在宋代,大部分城市不设城墙,建在交通交汇处,以手工业或贸易促进人口聚集。这使得丝绸、茶叶、瓷器等这类奢侈品需求量大增,这种需求带来的影响就是手工技艺不断发展,瓷器种类增多,建盏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清明上河图(北宋汴京)

★ 文官系统的发达

经历唐末混战,宋太祖又是黄袍加身,这样造成的必然结果就是加强对手握兵权武将的防范。所以有宋一朝文官的权利得到了极大地强化,与此同时文人的社会地位也空前的提高。是谁风花雪月、是谁吹拉弹唱、是谁有闲情逸致品茶斗茶,当然是文人,武将爱的是封狼居胥,爱的是打打杀杀。所以宋代文人生活偏于小资,这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的风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阳·考亭书院(朱熹晚年讲学之地)

★ 审美心态趋向内敛

魏晋南北朝至唐,文人心态主张个性张扬,所以才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豪迈诗句。而到了唐末,文人善于填词,其实就是写歌词由艺人来唱,这种审美心态一直延续到宋代。

从瓷器的发展来看,唐代的三彩瓷和秘色瓷釉色绚丽,而到宋代,单一釉色的瓷器更受欢迎,如龙泉窑的青釉、钧窑的蓝釉。建盏作为黑釉瓷的一种,也必然得到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三彩(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以上因素,建盏的兴盛还有以下三点特殊的原因:

1

烧制技术的革新

我国陶瓷史上很早就生产黑釉瓷,但产量一直很小,原因是釉色单调死板缺少变化。建窑的窑工们为了突破这个局限,利用釉中所含氧化金属能呈色以及窑温火焰的机理,烧出富有变化的结晶釉和花釉。这一变革一发不可收拾,仅兔毫一种釉色就有金、银、灰、黄等不同品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玉毫(银兔毫)

2

斗茶之风的兴起

斗茶这种饮茶方式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斗茶是将茶饼碾成粉末连水带茶一齐饮下,而在斗茶过程比的就是汤色,建盏的黑更容易衬托汤色的白。建盏在口沿处会有一道“分水线”,斗茶的一个环节是点汤,即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汤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也就是汤花能咬住“分水线”,这说明建盏在当时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于斗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斗茶示意图

3

宋徽宗的个人作用

宋徽宗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皇帝,但绝对是一个极有造诣的艺术家,有宋一代书法第一,又兼具文艺青年的各种喜好。人家写了一本《大观茶论》对建盏是这样评价:“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这句话至今仍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一句。宋徽宗不仅自己喜欢用建盏,还兼职推销员,据《宣和遗事》载:“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可见建盏在宋代想不火都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徽宗·欲借 风霜二诗贴(台北故宫藏)

建盏小孔竟然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建盏与别的陶瓷有不一样的美,她不是美在轻巧,美在胎薄或是精巧的纹饰。她的美在于她的大气,她的朴拙,她的深沉。在不经意中,体现出一种巧夺天工的自然之美。她美的不是表面,而是深处,那璀璨若星的釉色,如在宇宙中遨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盏气孔在高温中胚体的铁吸出,在加入油柴让窑炉内产生一氧化碳,然后吸出的铁开始转换,变成小斑,慢慢的小斑凝聚在一起最终形成大斑,气孔就是吸出的铁留下的,简单点说就是皮肤呼吸时产生的,多少都难避免,所以,建盏气孔属于正常现象。

气孔并不是瑕疵,建盏的工艺决定成品会产生气孔。建盏胎体使用的主要原料是含铁量很高的粘土,并非其他瓷器使用的高岭土,即使釉面玻化很好也不能把气孔完全消除,古今的手艺人都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建盏的气孔不能完全避免,但是工艺师可以做到令气孔更小、数量更少;比如玻化好的建盏,气孔现象通常会得到改善。而且气孔的存在,也不影响釉面完整性和日常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盏胎内蕴含许多小气孔,非常有利于茶汤的保温,而且,能够很好的软化水质、激发茶香。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功效建盏是如何做到的?建盏看似简单的小碗,实则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的制作都有特殊的功能设计,所以建盏饮茶能够长时间保温且能提高茶汤碱性,从而更好的激发茶香。至于软化水质,目前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不过个人觉得比较靠谱的是建盏釉的气孔率这种特性决定了其改善水质的功能。气孔可以吸附钙镁粒子,减少水的硬度,变得柔软、甘醇,而且建盏保鲜效果很好,可以有效防止变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陶瓷配方时,根据使用要求,加入了较多的熔剂原料,并且配方中所使用的原料在焙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也较少,这样焙烧后产生的空洞少,有足够的玻璃相物质填充,制品形成的气孔较少,这种吸水率小于0.5%的陶瓷称瓷器。

建盏与青瓷、白瓷烧制不同,没有加入较多的熔剂原料,所以建盏的釉面不会像青瓷、白瓷那样平整光滑,会存在一些微小的气孔,也就是针眼。建盏胎体使用的主要原料是含铁量很高的粘土,并非其他瓷器使用的高岭土,即使釉面玻化很好也不能把气孔完全消除,古今的手艺人都不能做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说下建盏使用对人体的好处。我们都知道,建盏釉含铁量高,使用过程中释放出二价铁离子,可以吸附水中氯离子,变得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而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贫血等等。建盏所包含的成分各司其职,不但能预防一些疾病,还能有效的杀菌,提升口感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