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聪明的家长,一定不要把孩子送进整天“静坐”的幼儿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你会说,这不是幼儿园的孩子在上课吗?这很正常呀!但我要告诉你,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儿园,每天都是这样的状态超过半个小时,对你的孩子发展就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超过一个小时,孩子的发展会受到一定妨碍,如果超过两个小时,孩子就会受到严重伤害,越小的孩子越是这样!

先不说孩子坐在这儿在学习什么,这种形式就是小学化的形式,这应该是孩子在六七岁以后才可以有的状态。

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已经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6岁之前孩子的学习是活动而不是”静坐“。

孩子的活动有两种,一种是身体的活动,一种是心理(认知)的活动,而6岁之前,孩子心理的活动必须与身体的活动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让6岁之前的孩子只动脑力而不动身体。如果孩子整天静坐,只动脑,不动身体,最终孩子的发展会因身心分离而处于”神游“状态,将来生活、学习就没有目的,自制力差,走神,这是身心分离造成的结果。

对孩子发展有益的幼儿园,孩子应该是这种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的发展有其自然规律,就是:心智的发展是伴随着身体的发展的,而身体的发展是基础,身体的发展是第一位的,是根本。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运动机能的增强,体质的增强都必须伴随着身体的运动,身体的运动刺激了大脑的发展,为智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身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活动,不活动,身体的消耗就少,吃饭吃的就少,吃的少就影响生长发育。老人饭量小了,因为很多老人生命活力下降了,体力活动少了;许多家长嫌孩子吃饭不正经吃,吃的少,主要原因之一是孩子的活动量少了。

不让孩子活动的幼儿园,老师最头痛的就是孩子的吃饭,你不让孩子活动,孩子身体消耗能量少,孩子怎么能吃得下饭去?

太多的中国家长有爱护自己孩子的习惯,(当然不是说国外的家长不爱护),受不了孩子哪怕是受到一点点的伤害,俗称”护犊子“,有的家长甚至到了变态的地步,他们的孩子在幼儿园哪怕少一根汗毛,都要拿老师是问。这样一来,幼儿园老师便不敢让孩子活动,因为孩子活动总是要掉”汗毛“的,这样会“逼”得老师会这样想和这样做:我不让你孩子活动,你的孩子便不会磕磕碰碰了吧,家长就不会找我的事了吧!

更多的老师会这样想:“什么?让孩子出去活动?还是算了吧,磕着、碰着谁都负责不起!”

这就是因噎废食恶性循环:越是怕孩子伤着,就越是不让孩子动,越是不让孩子动,孩子的运动能力就越差,结果是,稍微一动,立马受伤,因为不运动,孩子连保护自己身体的本能都失掉了。

国家规定,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不能少于2个小时,其中包含1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寄宿制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不能少于3个小时,是有科学依据的。另外,户外活动还可以晒太阳补钙,天天在活动室内静坐的孩子,骨头里缺钙,软得像面条一样,跌倒了就骨折。运动的太少了哇。

有到山东利津第二幼儿园参观的园长问赵兰会老师(赵老师是二幼的园长):你们的孩子做这么“危险”的活动,不受伤吗? 赵园长回答:我们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原因是,孩子大量的运动,体能得到很大的发展,自我保护能力也得到增强,运动的时候反而不容易受伤。

(二幼的孩子在跳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幼儿园让孩子静坐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这个原因与家长与幼儿园的教育观念都有关系,家长想让孩子在幼儿园“学知识”,而幼儿园要想“教孩子知识”,就要训练孩子静坐,因为只有训练孩子静坐好了,老师才好“上课”,孩子才听老师“讲课”学知识。岂不知,六岁之前,孩子对知识的学习根本就不是靠“静坐“这种形式来学习的,六岁之前孩子对”知识“的学习是靠”活动“来学习的,孩子们要与学习的对象来个亲密接触才能学习,他们是动手动脑来学习的,让他们静坐学习真的害了他们。

如果把一个人知识的多少比做是水池里的水,六岁之前孩子是做挖”水池“的工作,孩子在建造一个可以长大的水池,将来可以盛更多的水。

而我们仅仅盯住孩子那个小小的水池里有多少水,从根本上忽视帮助孩子去建那个将可以盛更多水的水池。要知道,孩子的活动就是在建那个水池。

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在论述儿童的纪律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的多好哇,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是为一生打基础的,我们急功近利的教育,让那么活泼可爱的孩子静坐在那儿,去学习知识为将来升学做准备。

孩子的天性是好动,在活动中学习与发展,聪明的家长,你会把孩子送进“静坐”的幼儿园吗?如果你是真懂教育的园长,你会让你幼儿园的孩子整天静坐吗?

最后,经常让孩子”静坐“的幼儿老师,你敢把这篇文章发给家长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