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对于吃货来说,本世纪最大的骗局是什么?

不是中杯、大杯、超大杯,而是:“不辣,吃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四个字一出,不少人一股心酸之意就一涌而上。相信全国各地的朋友们都被骗过,特别是那些到重庆、四川吃火锅的胖友。被造成的伤害,犹如“上了大学就轻松了”、“高考完你就解放了”一般惨烈。

而且被骗史都有着惊人的相似。

被骗史

  • 朋友篇

和一个四川or重庆朋友开开心心一起去吃火锅。对辣度心有余悸的,会在点锅底之前紧握住对方的手,郑重其事地说:我不太能吃辣。

四川or重庆朋友迟疑了一下,才为难地说:好吧好吧,微辣!

你要知道,让一个四川or重庆说出微辣是多么大的妥协!绝壁是好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朋友还会在你满脸担忧的情况下,热情地想方设法打消你的疑虑,比如拍着胸口说出那句:放心吧!不辣!

直到火锅上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想象中的微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实际上微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是实际微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实际微微辣

被辣到神志不清,友谊的小船彻底翻船。至此还引发了各地网友对四川or重庆人民的严重信任危机。

许多人深深怀疑:火锅店里微辣、中辣、特辣是不是哄人玩的?实际上放的辣椒一样多,只是假装名字不一样,给人一个心理安慰?

  • 店家篇

而那些单独去川渝玩的朋友,少了朋友的诱导并没有摆脱这场骗局。

在汤底上来之前,从来没有觉得原来我和服务员之间对于辣度的概念可以相差辣么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以像跨语种交流一样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反复要求微辣,结果却被辣哭

有生之年终于明白了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历史意义,甚至开始跪求全国统一辣度衡量单位。

而假如一开始点的是个鸳鸯锅,不仅会遭受了来自服务员的不屑,等到上桌又会再一次感到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人从此断绝了对火锅的念想。

  • 世界篇

其实对于辣度的认知障碍不仅仅局限于川渝地区,还是一个世界性的疑难杂症。

局长我朋友芳芳去泰国玩。p.s.想到那些泰国美食我就一阵羡慕,在我的想象中她一定过得很开心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出去两天,她就哭着喊着要回家,说自己都快饿死了,最想吃妈妈做的排骨。

原因就是泰国的很多菜都很!辣!

据她本人说,她的英语词汇原本还停留在abandon上,结果到了泰国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一个让她终身难忘的单词:spicy(辣)。逢人就说no spicy。

不要辣不要辣

最令她难忘的是,有次夜市上看见一个大叔在炒咖喱,香气弥漫、座无虚席。就在她驻足停留的几分钟,大叔非常友好地向她推荐锅里各色各样的美食。

盛情难却之下,她指了指猪肉咖喱:no spicy?

大叔非常友好地给了她一个非常肯定的答复,乐得她喜笑颜开,爽快地来了一大份。

吃了第一口她就想哭了,哪怕再浓郁的咖喱香也掩盖不了它超辣的事实!这时候老板还一阵叽里呱啦加比划,意思是:好吃不?我就说不辣嘛!

呵呵,她本人事后表示:有生之年是再也不会去泰国了!

原因

为什么会有“不辣”这样的误会出现?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有人说可能是缺乏良好的沟通。不过对于这种说法,很多人表示不服!声称自己已经用尽了毕生所学的表达技巧,依然没有什么卵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人认为,这是爱辣人士对辣的尊重,辣度标准绝不会受到外界干扰!哪怕你点的不辣,也会在心里默默地换算成自己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有人猜测这可能你和专业吃辣的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就跟喝酒似的,能喝酒的才分什么度数高低,不能喝酒的都是醉。所以对于能吃辣的人才分微辣麻辣特辣,对于不能吃辣的人统统都是辣。Sa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似乎不管是哪种原因,事到如今都没有什么合适的解决办法……最后还是需要自己一力承担。

毕竟自己点的菜,哭着也要吃下去。

新浪微博@一包熟饭

微信公众号@熟饭食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