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圆圆的容器里,满满地盛着一碗远看泛白的东西,似粥又似糊。走进一观察,赫然发现其实白里透着灰,灰里透着绿,还tm冒着一股子热气!隐约中有着一丝特殊气味,有的人说是香气,好像是绿豆的。还没说完,就挨了旁边人的一巴掌:你鼻子瞎了?!这明明是泔水味,又酸又臭!

没错儿,这就是老北京小吃:豆汁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豆汁儿

记住,是豆汁——儿,不是豆儿汁,也不是豆儿汁儿,更加不是豆汁!一定得加上一个“儿”的小尾巴。

这是有深刻教训的!

比如梁实秋这个豆汁儿老司机就翻过车。他离开北平后对豆汁儿日思夜想都快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路过济南在一个小饭铺的墙上看见一张条子说有“豆汁”发售。当场那叫一个心舞飞扬欣喜若狂,还不赶紧买买买?局长猜想那恐怕是他掏钱最迅速的一次。结果买完就后悔了!坑爹啊,是豆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记住,豆浆和豆汁儿是两种天差地别的东西。那些第一次到北京又不像局长一样见多识广的,经常会出现点豆浆点成豆汁儿的惨案。

不同于豆浆是用黄豆磨碎取浆制成,豆汁儿实际上是绿豆做粉条的副产物。绿豆中的淀粉滤出制作粉条等食品后,将剩余的残渣进行发酵,产生的灰绿色汁儿就是生豆汁儿,再经慢火熬煮烧开成熟豆汁儿。一碗就可以解暑、治疗咽喉肿胀,堪称居家必备之良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味道嘛——

“这东西是绿豆发了酵的,有股子酸味。不爱喝的说是像泔水,酸臭。爱喝的说:别的东西不能有这个味儿——酸香!”by汪曾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欢的人越喝越香,不喜欢的喝完终生难忘:“在护国寺要了碗豆汁,脑袋低下去要喝的瞬间。我觉得自己是趴在煮开了的马桶前。”更有人声称见到了天国的爷爷。

豆汁儿背后的意义

就是这大多数人看来又酸又臭的东西,却有着深刻意义。

1、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

这不是局长我信口开河,毕竟这是汪曾祺说的。(甩锅成功)豆汁儿简直位列来北京必点小吃榜第一梯队。

2、喝得下豆汁儿而且还爱喝的,说明是个地道的北京人儿。

郭德纲有个段子,说是若把人一脚踹倒在地,按脖子强灌一碗豆汁儿,还能有力气跳起来骂娘的肯定不是北京的,真正的北京人会一抹嘴来句“有焦圈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人之蜜糖

据说早在乾隆年间,豆汁儿就是皇家特供。每年旧历九月至次年立夏后5天,清宫御、寿两膳房都要制做豆汁儿,在帝、后酒肉之余用来解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实秋这个老北京美食家就对它极力歌颂。在《雅舍谈吃》里感叹喝豆汁儿必须要配上一碟豆汁儿挑子上的咸菜才带劲。家里上好的酱菜“不管用,非那个廉价的大腌萝卜丝拌的咸菜才够味”。

梅兰芳家有一个习惯,每天下午到外面端一锅豆汁儿,全家大小,一人喝一碗。后来他在上海隐居,他的弟子坐飞机去上海见他,不带别的,就带四斤大玻璃瓶豆汁儿去孝敬师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嗜好者,喝豆汁儿不用勺,端着碗慢慢吸溜着喝,开始是微酸,越喝越烫,酸中带有甜和涩,配上圈小如镯、炸得焦脆酥香的焦圈儿,和切得极细的咸菜丝儿,豆汁的口味儿更加酸爽、醇香。直到最后满头大汗,整个人都得到了升华,一股淡淡的清香涌上鼻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相

为什么北京人对豆汁儿有着辣么深沉的爱?

局长发现,真相只有一个:从小喝多了!

《大宅门》里白家老爷子带着孙子的方式,就是在豆汁儿摊给不到两岁的娃娃喂豆汁儿,一口又一口。老爷子欢喜道:嘿,这才是真正的北京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正就是当年年幼无知,然后习以为常,如今喝豆汁还会感到很幸福。有人现身说法:“一喝很多记忆都会涌上来,但又有一点心尖疼的难受,有种微微想哭的感觉。别人根本体会不到的……”

至于你喜不喜欢喝?反正喝完第一口就知道了。

新浪微博@一包熟饭

微信公众号@熟饭食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