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视频背后的故事~全聚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聚德”创业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创始人杨全仁根据风水先生建议,将盘下的干鲜果铺“德聚全”三字颠倒去,立新字号“全聚德”,并请一位姓钱名子龙的秀才挥笔书写制成金字牌匾,挂于店门之上。从此,“全聚德”逐渐发展起来。视频里展柜放置就是“全聚德”当年创业时的第一块老牌匾。

这块老牌匾与“全聚德”一样,曾历经磨难坎坷。在经历了清王朝败落、民国战乱、八年抗战及解放战争后,“全聚德”终于迎来新中国的建立,并在国家领导人和人民政府支持下获得新生。后陆续建“全聚德”西号(西长安街)、东号(王府井)。六十年代翻扩建老店(前门),并撤西号。1966年,挂了102年的“全聚德”老匾被“红卫兵”“破四旧”强行摘下,“全聚德烤鸭店”改为“北京烤鸭店”,老匾也被当做“战利品”,在“破四旧”成果展出后不知去向。1979年,根据周恩来总理建议兴建的北京烤鸭店(和平门)大楼落成定为总店。当时,许多老字号已允许恢复名称。为了寻找丢失的老匾钱,发动群众,最后在故宫博物院找到了它。原来,这块匾在展出后几经辗转后,被扔到博物院,被好心慧眼的人存放起来。得知“全聚德”大楼建成正寻找这块匾时,他们主动打电话让去领取。不仅谢绝了答谢宴请,还一分保管费未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经营需要,80年代由政府部门特批纯金材料,以这块老匾为原型复制四块“全聚德”金匾,目前仍分别挂于前门店、王府井店、和平门店门楣上。1993年,“全聚德”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中国北京全聚德烤鸭集团公司,结束了三家店各自经营单位局面,集团公司作为“全聚德”商标持有人,将这块匾珍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