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焦虑症,近几年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

网络上的解释是:

知识焦虑症又叫信息焦虑症,是指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量呈几何数增长,未知的知识就像黑暗对于孩子,对未知的恐惧感使现代人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拥挤”。就像个无形杀手,时时侵蚀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哈,要我说这个词发明的最好!因为叫:“症”,症就是“病”啊,所以潜台词就是告诉你这是病得治!

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开始卖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我有点不明白了,现在人接触的信息这么多应该是获取知识更容易了啊,怎么还要焦虑呢?不应该啊,试想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波人他们应该更焦虑,因为那时世界对于他们更加陌生,为啥没人说他们那是病得治的话呢? 因为没人教,没人对这个世界很了解。

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对于信息、知识的渴望和焦虑可是一直存在,之所以到了今天“知识焦虑”被称为症,就是因为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医生,这些医生发现了新的商机,他们让你觉得你知识太缺乏了,这是病,快来我这里治。

所以我说,“知识焦虑症”才是最大的骗局,人类对于知识和信息的渴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到了今天有人说这是病,所以增加焦虑感的并不是对知识的缺乏,而是你觉得这是病了。

其实知识付费并不陌生,学校应该是最早的知识付费的系统,你交学费,我教你知识。那现在人们常说的知识付费有啥不同呢?现在卖的知识不能是读教科书,那谁还听啊,老师都讲过了,现在人卖的是知识心得,就是要加点自己的体会进去,还要有代入感,这样你才能买单啊,所以要我说“知识付费”还不如叫“读后感付费”。

那问题来了,“知识付费”到底是不是骗局?

其实也不能叫骗局,你花钱买别人的心得体会,还不是因为你喜欢。好多人花钱看一堆主播直播吃东西或者闲扯蛋不还疯狂的给钱嘛,从这点上来看,卖知识的人良心多了,人家好歹把知识整理了一番,加入了自己的劳动。

最好的知识付费就不应该定价,应为你无法衡量你讲的知识对每个人的价值,讲道理的说:“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的打赏就应该是衡量知识价值的最佳标准,强行的加上价值总会有人觉得不值,说你骗人呗。

但如果知识付费一旦和承诺挂上钩,比如这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我就只能说你个骗子!

这种行为就像是驾校门口一堆人在吆喝:“2000包过,不过退款”一样,简直就是欺负人家都没学过数学吗?

因此要说知识付费是不是骗局,我觉得这个问题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如果你不喜欢,你又不会买,你喜欢买了,自然不会觉得骗。

最后再说点别的,都说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提到这个词还要感谢大刘吧,要不是因为《三体》中的“技术爆炸”一词,人们可能也想不到这个词。不过人类历史中真正的硬知识爆炸期早都已经过了,你有生之年看到过教科书更新又有几次?所以现在的爆炸更多的是人们对知识的加工和理解。

1000个哈姆雷特嘛,所以面对知识大可不必焦虑和恐慌,多看几本教科书,自己理解,会更好一些。就像是一个电影,我宁可自己看一遍,也不会看所谓的《三分钟带你看懂balab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