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8日从昆明理工大学获悉,当日,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公布了2017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选院士名单,昆明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季维智研究员当选为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7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6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1人、化学部9人、生命科学和医学部13人、地学部10人、信息技术科学部6人、技术科学部12人。季维智教授以在灵长类生殖生物学研究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成功当选,成为昆明理工大学首位中科院院士。

季维智教授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季维智,男,汉族,1950年生,安徽合肥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获学士学位,1987年6月—1989年1月在美国俄勒冈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1995年10月—1997年6月在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做访问教授。1982年—2012年,在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所长助理、所长;2011年12月至今任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理事长;2014年12月至今任昆明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

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分会副理事长,国家干细胞研究指导协调委员会专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生殖与发育专家组成员,国家实验动物研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灵长类生殖生物学研究,围绕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调控,干细胞多能性和人类疾病的猴模型及致病机理等科学问题,形成了从体外受精、胚胎早期发育、基因编辑以及干细胞等系统研究体系,在灵长类生殖和发育的分子机制,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调控等方面都有新发现。率先在基因编辑灵长类动物模型取得重大突破,并利用猴模型解决了其它动物模型无法回答的问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猴胚胎干细胞嵌合体,证明了灵长类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其系列研究成果为中国灵长类研究的国际化并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发挥了重要作用。在Cell,Cell Stem Cell,PNAS,Stem Cells,JBC,Biology of Reproduction,Human Reproduction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获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分会干细胞创新研究奖,云南省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技术奖二等奖1项。(记者 王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