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建盏的茶友首先要学会的是识盏,对于识盏,更是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且不能人云亦云。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关于建盏的“伪知识”,这些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建盏的判断。小编整理了些,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撇口金兔毫

误区一:模压的肯定是便宜货

解析:模具虽然机压起来比较快,但是这个也要考虑到器型的美观程度、入窑后在高温下变形、开裂的概率等。如果模具做得不够科学,压出来的素坯会很容易变形开裂,成品率很低,成本一样降不下来。好用的模具不是随手就能做出来的,要做出好用的模具,需要投入大量金钱、时间,需要有优秀的制模师傅和不断改进、创新、试错的钻研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撇口青兔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束口兔毫

误区二:老盏一定比新盏值钱

解析:每一只建盏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也可以从价格的角度上说每一只盏都是可以单独去定价的。就拿新盏来说,每个师傅都有属自己独特的釉料和独特的烧制方法,即使是同一位师傅的作品,也不会都相同。口径大小的不同,斑纹大小,斑纹变幻的不同,作家的名气大小不同,价格也会浮动很大,从几百到几千甚至几万或几十万都会存在。

新盏之间的价格比较都相差这么多,更何况是与老盏比较。且先不说市面上的老盏假多真少,单说真的老盏,价格也要通过很多方面去判断,比如老盏的斑纹是否清晰,兔毫是否条达有力(宋代油滴比较少,大部分都是兔毫),完整性如何,稀有度如何等等。所以,说老盏一定比新盏值钱就太过绝对了,这些都要通过具体是什么盏再具体去分析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盏残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鹧鸪斑

误区三:建盏一盏只可饮一种茶

解析:我们都知道,紫砂壶一般都是一壶配一种茶,而建盏则没有这么多框架规定,用建盏可以饮任何类别的茶,只要每次使用完后记得清洗干净即可。当然,如果希望自己的爱盏能快一些出现“七彩斑斓”,建议,可以多饮一些颜色较为深的茶,如岩茶、红茶、普洱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束口油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束口油滴

误区四:为了保护好盏,将其作为摆件

解析:这种想法是错的,首先,建盏是茶器,是实用器,哪怕它再名贵也只是一只杯子。所以,建盏要拿来把玩,要使用,去享受日复一日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这样才能体会到建盏的真正韵味和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达鹧鸪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达撇口鹧鸪斑

误区五:建盏避免不了干口,那口干成什么样都没事

解析:建盏是仰烧,因釉水在高温中会流动,所以因工艺上的原因,建盏会形成干口,也可称为干釉。现代工艺师都在努力的去减少干口的程度,而不是任由烧干的部分扩展。干口的部分,玻化层是烧尽的。既然建盏无法避免干口,那么少许干口,也属于正常现象,无伤大雅。但若是干口的范围太大,就等于是没玻化保护的地方面积太大,容易在使用过程中锈蚀。

宋代的建盏,就有不少干口很窄的。今人的技术做到减少干口范围也并非太难。客户在选购新盏时,不该纵容干口过分的产品。除非这个干口太多的新盏有其他突出的点,如釉色表现实在是很特别,很出众,才能让人忍受干口太过的缺陷。这时可以将其当芒口瓷对待,直接在口沿处扣一圈金属,方便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老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油滴束口盏

误区六:建盏只有在窑外经过漫长的岁月,才会形成开片

解析:开片又称冰裂纹,宋代的开片,大家见怪不怪,并且有不少朋友以此为美,这个不需多说。但是有的新盏也会出现开片,有人就觉得这个是不是没烧好呢?其实并不是的。

因为釉面和胎体的膨胀系数不同,所以瓷器在窑内就有可能形成开片,不一定要出窑后形成。窑内开片这一点,在青瓷等其他瓷器就有体现。而且宋代的一些窑口还以开片为装饰效果,刻意去形成开片。

建盏烧制技艺中,虽然开片不是主流,但是偶尔有些产品在窑内形成开片,是正常现象,并不影响使用,也不属于瑕疵。如果是胎体开裂,才属于瑕疵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叶末自然开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灰背釉开片

除了小编说的这些以外,还有很多的“伪知识”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去识别的。易盏堂不仅拥有专业的建盏相关资讯,还有各式精美的品茗杯,期待大家前来选购、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