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诞生了十大魔神,他们法力无边,与黄帝势不两立,最后不幸战败。下面就给大家盘点一下上古时期的十大魔神。

第十名遁神银灵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说中的银灵子也叫亮魔兽,是十大魔兽之一。它跟地魔兽在神魔大战中得以幸存下来,地魔兽最后困在了封印之中。而亮魔兽因为善于地遁之术和预知未来的能力,最后逃脱了天神们的抓捕。后来亮魔兽隐姓埋名,并且从不危害人类,天神们就放了它一马。

第九名旱神女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旱神女魃和赢勾、后卿、将臣并列四大僵尸始祖,她也是四大僵尸中唯一的女性。她同时拥有着神魔两种身份,相传她是皇帝的女儿,身上储存着大量的热量。她来到战场上,狂风暴雨马上消失,紧接着便是烈日当头,比酷暑还要炎热,蚩尤的弟兄们刹那间惊惶诧异,不知所措,应龙趁机扑上前去,把蚩尤的士兵杀得鬼哭狼叫,四处逃跑。

但是在追杀蚩尤的过程中,由于法力消耗过大,结果再也无力飞上天空,只好留住在地上。她居住的地方,常常是旱云千里,滴水不降。附近的人民由于备受旱灾的折磨,从而也都非常痛恨她,称她为"旱魃"。

第八名魔星后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卿是诋的亲弟弟,最初作为黄帝手下的一员大将帮助黄帝攻打蚩尤。后卿骁勇善战,身强体壮,颇受黄帝重用。可惜的是,蚩尤有81个强悍的兄弟,个个强悍,在一次战争中,后卿不幸战死。

后卿站死后,被弃尸荒野。他生前为黄帝拼死杀敌,死后,却没有人来给他收尸!后卿魂魄的心里更为怨恨黄帝。

碰巧的是,犼的一份魂魄正好遇到了后卿,这魂魄虽然只是三分之一,但是作为和女娲一样的四大古神,其神通也是强大无比。

犼对女娲心存怨恨,而后卿对黄帝也心存恨意。后卿为了报复黄帝,愿意将自己的三魂七魄奉献给犼。为了再次复活,犼的残魂吞噬后卿的魂魄,并且利用后卿的残破身躯复活,化为四大僵尸始祖中的后卿!

第七名幽冥双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冥神郁垒和神荼同为魑魅魍魉之首,涿鹿之战中被擒投降。被女娲任命为冥府之神,和冥神神荼一起掌管冥界。

相传他们兄弟二人擅长捉鬼,如有恶鬼出来骚扰百姓,神荼与郁垒俩便去擒伏,并将其捆绑喂老虎。后来人们为了驱鬼避邪,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及老虎的像,流传至今。左扇门上叫神荼,右扇门上叫郁垒,汉族民间称他们为门神。

第六名雨师屏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传雨师屏翳形如七寸细蚕,背生鳞翅,帮助蚩尤一方参加华夏九黎之战。曾联合风伯飞廉击败冰神应龙。后被女魃击败,于涿鹿之战中被擒杀。屏翳,死于涿鹿之战。

第五名风伯飞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传风伯飞廉鹿身雀首,头生尖角,通身豹纹,尾如黄蛇,帮助蚩尤一方参加华夏九黎之战。曾联合雨师屏翳击败冰神应龙。后被女魃击败,于涿鹿之战中被擒杀。飞廉,死于涿鹿之战。

第四名水神共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工是九天玄女的弟子,逐鹿之战中他一人独挡黄帝坐下的祝融、力牧、句芒、英招等四员大将亦不占下风。后来女娲在不周之山设坛封天,使蚩尤的部队不能后退,共工大怒,对天大骂天神不公。而后一头撞塌不周山而死,破了女娲的封天阵,使九黎族的部队可以在战败后逃亡。共工,死于涿鹿之战。

第三名星神夸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夸父是上古苗蛮部落三苗部族夸父营的巨人部落的首领,逐鹿之战中夸父大战女魃,女魃在地面上打不过夸父,便飞上天空,浑身围住烈火,从地面上望去,犹如中间有只赤红的太阳。夸父使出法术使身高增高数倍挥着桃木仗继续追赶女魃,直至被烈火蒸干了身体,饥渴疲惫,终于被活活累死了。夸父死于涿鹿之战。

第二名战神刑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刑天是上古炎帝部落东部的一个部族的首领,据《山海经》记载:刑天与黄帝厮杀,最后被黄帝砍断了头,把他葬在常羊山麓。

刑天虽断了头,却仍不泯志。他以乳头为目,以肚脐为口,操盾牌、大斧继续挥舞,与黄帝再决雌雄。后来九天玄女派玄天玉女给刑天说了一句话:"没有头你一样可以杀天帝",他才倒下。刑天,死于涿鹿之战。

第一名兵主蚩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铜头铁额,八条胳膊,九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

他拥有着极大的野心,经常带领自己的族人攻打别的部落。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大怒于是举兵反抗,但是最后大败。

炎帝只好去找黄帝帮忙,当时黄帝也看蚩尤不顺眼,于是联合各部落首领,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开一场大决战,这就是著名的“逐鹿大战”。经过许多次激烈的战斗,最后被黄帝处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韩国,韩国人认为,蚩尤是他们的祖先。韩国人引述小说《坛桓古记》说,蚩尤是朝鲜神话中的“桓雄”,将中国古代历史传说人物“蚩尤”为期图腾大肆宣扬。蚩尤图腾产品遍及各个方面。韩国足球啦啦队“红魔”,用兵神蚩尤图腾宏扬大韩精神,现在韩国国内蚩尤是韩国人的观点已深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