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人的人生究竟被什么所主宰?对于英雄来说,他们的命运被时代所主宰,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的命运被英雄所主宰,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对于溥仪来说,末代皇帝的身份让他一生坎坷,慈禧太后的一句话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在凡人眼中,他是高高在上的天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慈禧太后和遗老大臣眼中,他只是一颗棋子,权力争斗和利益争斗的产物。可怜的溥仪一生就这样被毁了。没有亲情,没有爱情,更没有友情。人这一生,既不能称孤道寡,又不能享受人生至情至爱,溥仪的辛酸与无奈可能只能隐藏在晚年那强装欢喜的笑容之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与溥仪命运截然不同的是其弟弟溥任的命运,一生波澜不惊却又稳稳当当,没有经历权力的斗争,也没尝过国破家亡的滋味,1918年,溥任生于北京摄政王府,对于摄政王载沣来说,溥任的降生似乎为这个没落之家又增添了一丝喜悦,大清王朝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灭亡了,此时的溥仪虽然还住在紫禁城中,但是却成了全国的众矢之的,社会上纷纷发表舆论要割掉封建社会这条最后的尾巴,为此,满清遗老大臣天天惶恐不安。载沣和家人的日子自然也好过不到哪里去,幸运的是当时年纪尚小的溥任完全没有感受到父亲和府中家人们这种忧郁的气氛,而是在优越的环境下,快快乐乐的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溥仪被日本人骗到东北出任伪满洲国执政时,曾经热情邀请载沣和溥任到东北来投靠他,享受帝国重兴的辉煌和荣耀,可是载沣早已经看出来日本人的阴谋,因此只是去探视了一段时间,就回到了北京,看到溥仪在东北被日本人要挟的惨象,载沣气愤不已,对溥任说,去当人家的儿皇帝有什么好?连石敬瑭都不如,所以溥任也没有去追随溥仪,事实上这种做法是非常明智的,当时很多遗老大臣认为皇上在东北龙兴之地重新登基,纷纷赶去巴结,争夺拥戴之功,最后日本二战失败,这群人包括溥仪自己全部成了战犯。而溥任则与溥仪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1947年,溥任在父亲的支持下,利用摄政王府办起了北京竞业小学,并亲自担任校长,将自己的家人组织起来,担任小学老师,解放后,溥任将学校捐赠给了政府,直到1988年才正式退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溥任的大半生都扑在了教育事业上,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乱世中的纷纷扰扰并没有扰乱这位没落皇族子弟的心绪,因为他知道自己追求的事业是什么,他不像自己的哥哥溥仪一样对皇亲国戚的身份充满了渴望,对权力更不感兴趣,对于溥任来说,能够用教育为国家做点事,也不算辱没自己的身份。2015年4月,这位97岁的老人,清朝最后的一位王爷,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爱新觉罗家族的全体子孙纷纷到北京吊唁,同时还有很多学生和老师自发的去吊唁这位伟大的教育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溥任生前时常对人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皇亲国戚那都是老黄历了,能给国家添块砖加块瓦,我就已经感到心满意足了,当时南方有个自称多尔衮十世孙的皇室后裔,留着长辫子,穿着黄马褂去探望溥任,溥任一看此人的穿着打扮,非常不高兴,临走时,对此人说:新时代做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就很好,不要再迷恋过去的荣耀和身份,清朝已经灭亡了。后来此人回到地方,仍然招摇撞骗,甚至提出要搬进紫禁城住,令人贻笑大方。与溥任老先生高风亮节的品格相比,立见高下。当然溥任对自己的大哥也非常的同情,他说:作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他的是非功过可以由后人评说,但是其个人的隐私不应该大肆的宣扬,这样既违背了公序良俗,也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