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人士最喜爱的食物榜第一名是牛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一般电影小说故事里的逻辑,凡是英雄好汉去吃饭,大侠们看都不看菜单,张口就要来一份英雄套餐:两斤熟牛肉加一坛上好酒。

比如武松打老虎,在景阳冈就切了二三斤来吃酒。毕竟没有牛肉光喝个水饱,哪可能打得动老虎!

金庸的几大男主都是爱吃牛肉的汉子。乔峰和段誉第一次相见,就是“桌上放着一盘熟牛肉,一大碗汤,两大壶酒,此外更无别货。”后来他在长台关吃饭,仍旧少不了两斤牛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靖到了江南第一站,就要了一盘牛肉、两斤面饼,大口吃了起来。连穆念慈进了店也一样两斤熟牛肉。

局长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为什么一定是牛肉呢?

如果“温两碗酒,来一碟茴香豆!”或者“老板,来俩窝头一碟咸菜,两碗疙瘩汤!”

“嘁——”完全没眼看好么!

大侠必须吃肉!这一点毋庸置疑!!!肉,才有血性霸气!至于两斤这个就不用说了,毕竟作为壮汉,难道只点二两吗?都不够塞牙缝!

  • 羊肉

为什么不是羊肉?最重要的原因:贵!

宋朝的时候羊肉是皇家士大夫阶层吃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东坡被下放到惠州监视居住的时候,居然被每个月一次的官廨杀羊迷得不要不要的。因为作为一个罪官他不能吃羊肉了,只能烤一点羊骨头回去解解馋。要知道他在京城当官的时候,吃羊吃到超嫌弃的:“十年京国厌肥羜”。

有次李逵吃饭点了牛肉,结果小二说我们这只卖羊肉,却没牛肉。惹得李逵勃然大怒,拿汤泼了小二一身。就因为羊肉是所谓上等人吃的,隐喻我们酒店很高档,你丫消费不起。

羊肉被排除了,猪肉呢?

  • 猪肉

还是说说我们的大吃货苏东坡,他被贬到黄州的时候写下了一首诗:“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侯足时它自美!” 这充分说明了猪肉在宋代的地位之低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猪肉太贱太掉价,只有可怜巴巴的平民才吃!作为已经脱离了世俗,进入了另一个新天地的江湖人士肯定是不屑的!“切两斤猪肉”,不知情的还以为是隔壁老王今天小赚了一笔要“大搓一顿”呐!

而且要做一顿去掉膻味的美味猪肉,是极其消耗时间的!慢炖一两个小时,对下一秒就逃命的江湖人士简直不能想!追兵都杀到门口了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鸡鸭狗

至于鸡鸭狗肉,那是小市民吃的东西。想想“偷鸡摸狗”这个词,打心眼里就表现出了鸡和狗的小家子气!偶尔吃吃还可以,但是不能作为大侠的主打食物。

自古以来,人民崇拜的还是那些壮的动物,想着吃的动物越大,力气也越大。比如大块大块的熟牛肉,才有一种豪爽、洒脱的气势!拿在手里大口一撕咬,再饮下半缸酒,快意人生、酷劲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牛肉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吃牛肉会显得比较叛逆。因为各朝各代都是“禁止私宰耕牛”。

比如先秦时代就有“诸侯无故不杀牛”的规定,只有祭祀的时候,才能杀牛。

在汉代每家每户的牛都像人一样要登记,哪怕杀自家的牛,也是要偿命的!

唐朝,牛主人私自宰杀要判刑一年;在元朝则是杖责一百。要是偷杀别人的牛,除了挨板子还要被发配充军1年。

宋朝包公案里边就有卜安割牛舌,卜安陷害别人杀牛结果被发现枷号一个月,然后流放三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虽然官府禁止宰杀耕牛,但是民间下有对策,老百姓私下里还是偷偷宰,所以完全不影响牛肉作为中档食物在市场上的供应。

南宋士大夫胡颖:

“自界首以至近境,店肆之间,公然鬻卖……而城市之中亦复滔滔皆是。小人之无忌惮,一至于此。(《名公书判清明集》卷14《宰牛当尽法施行》)”

如果一定要做个比方的话,可以想象成未成年喝酒。

自己代入想象一下那种未成年吃烟喝酒的感觉,甭管别人怎么看,反正自己能感受到那股以违一点法为荣的热血、叛逆的青春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路风尘仆仆赶来,点上一份既可以热食又可以当作冷菜、完全不耽误功夫的熟牛肉。这才是大侠们的江湖人生!

— 完 —

新浪微博@一包熟饭

微信公众号@熟饭食探局,现在正在送《奇门遁甲》电影票及周边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