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民办学校学费集体涨价,是在2014年。几所公参民初中的学费集体从2万4涨到了3万6。转眼3年过去了,民办学校涨价又一次提上了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拿今年新初一来说去年钢实的三年的择校费是2万7,一次性交齐,今年的新初一择校费是三年3万。

前年华一寄择校费8800一学期,去年涨到12000一学期,今年直接涨到15000一学期。

今年汉阳三初已经率先由6000元/学期,涨价到8000元/学期。

尽管今年七一华源,二中广雅,武珞路实验等各个民办初中没有涨价,但是看这个节奏,明年恐怕也会一起涨价啊。

2011-2017年民办初中学费一路高歌猛进!

假如择校费要涨价了,这校你是择还是不择呢?

涨价之风已经吹了很久了,很多声音在说,这也涨了,那也涨了,择校费也应该涨了。在这里,我要反驳一下这个观点。

一、看绝对值

目前的择校费36000这个基数本身就不低。2016年武汉人均可支配收入35383元(数据来源:人民网),以一家三口计算,为106149元。每年的学费为12000元,占到了家庭收入的11.3%。况且这还是官方数据,实际收入远远低于这个数字的家庭比比皆是。

不容忽视的是,除了学费,课外培优上也消耗了大量的财力。以语数外三门,每门课每周一次,每次平均150元计,每月支出为:150*3*4=1800,寒暑假为集中上课,每月更可以达到数千元。这样算来,三门课每年的培优费在2万以上(初中还有物理,化学,实际支出更大),占家庭收入的20%左右。

两项合计,教育支出高达30%,已经成为每个家庭沉重的负担。

二、横向比较

1、高中国际部:3.6万元(3年)。

2、武汉民办大学大学本、专科生收费,大多数为本科(文科)1.4万元/年,专科9600元/年。本科艺术类专业学费为19000元/年。

但是现在初中择校费要涨到每学期8000(小道消息),也就是1.6万一年。为什么中学的择校费要高于高中国际部学费和民办大学的收费,这让人费解。

三、反驳一种说法

有人说,没有钱就不要择校了,这个说法更让人费解。如果不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如果不是对口学校情况参差不齐,家长们也不会勒紧裤腰带去择校。

能择校、被优录的孩子,大多数成绩是比较优异的,家长和孩子的付出非常大。如果说,穷人连通过努力,上好学校的权利都没有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