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趣味读书屋,我是主编白溪

这是我与你分享的第29篇原创文章,希望能给你带来快乐或启发。

本篇文章约2600字,预计阅读需要1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奶娃”,我们指的是0-2岁的孩子。

有娃的家长们可以发现,宝宝两岁之前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有点小小的动静都能让他们放下目前的事情,去追逐另外一件事。这也就是我们觉得宝宝越小越容易哄的原因。

有的宝妈可能焦虑了:宝宝玩啥都只能玩一两分钟,他是不是注意力涣散啊?

脑科学家告诉我们:“不必焦虑,这是因为宝宝大脑的额叶区和一些相关区域没有发展完整的原因。宝宝注意力不集中,是非常正常的。”

那么,这样的话是不是0-2的娃就不用在意孩子的专注力训练了呢?不是的。

大脑就像肌肉一样,你经常锻炼和不锻炼的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在宝宝小的时候,你如果不注意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将来在上学以后可能就会出现让你头疼的问题。所以,我们及早的知道如何保护娃的专注力对宝宝是有好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我们对0-2岁的娃,注意哪几点来培养和保护娃的专注力呢?

第一,家长不要干扰孩子。

孩子在0-2岁的时候几乎没有自理能力,所以作为家长能够一直陪伴在宝宝身边这是极好的。但有些家长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总是在孩子玩耍的时候干扰孩子。

比如宝宝玩玩具没按照玩具的规则,妈妈就赶紧说“哎呀,宝宝这个是这样玩的吖,妈妈给你玩你看看”;宝宝拿反了他的玩具,爸爸就赶紧说“这个东西不是这样拿的哦!要这样拿才对哦!”;宝宝拿着小叉子吃面吃不进去,奶奶就接过小叉子说“来奶奶给你喂,你吃的太慢了饭都凉了。”

习惯性的介入,习惯性的指导。这种过度养育的状态,其实就是对宝宝注意力的一种破坏。

之前不是还有一个段子么“孩子安静了,一定是在作妖”。所以,有些家长看见宝宝安静,心理就发毛:哎呀,他是不是有要干啥坏事了。其实,完全不必恐慌。只要对宝宝不会造成重大伤害的事情,都可以让他们在你的监护下去探索。

第二,给宝宝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

这里的环境,我们分3个方面。

首先,关于玩具。现在家家生活水平都不错,家有一娃跟大熊猫似得。所以宝宝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我家就是一个典型。自己买的、别人送的,玩具能堆满一个房间,还不包括各种能骑能开能摇的车子等等。

看起来对宝宝来说,玩具琳琅满目,选择性很高。其实这么多的玩具摆在宝宝面前,对宝宝的注意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些玩具,对宝宝来说都是一种刺激。就像我们成年人,在工作的时候一会电话响了,一会微信响了,这就根本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嘛,对吧?更何况对年龄不到2岁的宝宝,本来大脑就没发育完全,容易被带偏,你还放这么多东西在他面前,他的注意力能集中才怪呢!

所以,我们要给宝宝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就是不要把那么多玩具摆在宝宝面前。只留下他感兴趣的2-3个,其他的都收起来。宝宝玩了几天后,你发现宝宝已经对这几个玩具没兴趣了,那就再换一批。

这样,你不仅能让宝宝更专注,还能让他对家里的玩具一直保持新鲜感。

其次,关于游乐场。现在很多家庭条件好,会带宝宝去游乐场。这种游乐场一般价格不菲,少则几百大洋,高端点点的更贵了。但是家长觉得为了孩子,咬咬牙就办卡了。总认为在这里,有宝宝感兴趣的玩具,还有其他小伙伴,可以帮助宝宝提高社交能力。

但其实,带0-2岁的宝宝去游乐场的弊大于利。

一般情况下,游乐场环境都很嘈杂。有其他小朋友的嬉笑打闹声,有游乐场播放的音乐,有各种游戏机的背景声等等。所以,对小奶娃来说,这种嘈杂的环境对他们的大脑刺激是非常非常大的。

有的家长认为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个社交场合,但其实带娃去过的宝妈都知道,在那种环境下,宝宝们基本上零交流,顶多就是抢个玩具,对提高社交能力的作用微乎其微。还不如带他和亲戚朋友的娃玩一会呢。

并且,因为游乐场大娃奶娃都在一起,很可能有大娃玩high了,误伤奶娃的情况发生。再者奶娃因为年龄小,免疫低。在人多有病菌的环境里,很容易被传染。

所以,我建议等娃大点了再带娃去游乐场玩。已经办卡的宝宝,就把去玩的间隔时间拉的长一些,尽量减少对奶娃大脑的刺激。

最后,关于电子产品。在这里,我要反省一下,我也曾经用iPad打发过我家那只奶娃。可能很多家长和我一样,有时候实在没有精力陪他玩了,就给他电视电脑或者手机,宝宝一下子就很专注了。但其实这对宝宝是有害无利的。

家长这样的简单模式,或者偷懒模式。不但伤害宝宝的大脑,对宝宝的眼睛也有很大的损害。如果实在需要用电子产品来抚慰孩子,就尽量减少宝宝的使用时间。一般来讲,0-2岁的奶娃每次使用时间不超过5分钟。

关于孩子和电子产品,我以后会专门推送一篇。

第三,引导宝宝做精细动作的事情。

所谓“心灵手巧”,宝宝的精细动作不但可以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也能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比如,我家宝宝自己吃东西的时候就非常专注。她需要用手把食物放进嘴巴里,这个在大人来看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动作,宝宝却要经过“对食物距离的判断,如何抓起食物,用哪只手哪根指头,怎么把它放进嘴巴里”等等一系列的思考。所以说,精细动作对宝宝的大脑有锻炼一点都不夸张。

那么,除了吃饭,还有哪些精细动作可以既培养宝宝的协调能力又锻炼宝宝的专注力呢?这里,我就介绍几个游戏。

1.装进去,拿出来的游戏。

我家画儿有一天看见了我的化妆包,然后她坐在床上把所有化妆品都倒出来,然后一个一个装进去,再倒出来,装进去……这个游戏,她能安安静静的玩十来分钟。后来,在我的引导下,她还学会了开关化妆包上面的拉链。

所以,给宝宝一些小玩具和大盒子,让他们尽情的倒腾吧!

2.提供纸笔,画板等可以涂鸦的东西。

别期待他能画出什么,只要拿起笔愿意在纸上留下痕迹就是好开始。如果有的宝妈怕娃太小往嘴巴里乱塞东西,可以用酸奶代替,让他们在黑板上涂涂抹抹。

3.玩拼图游戏。

0-2岁的宝宝拼图,应该尽量是规则的图形。公众号《说说咱家娃》就不只一次安利了玩拼图对宝宝的好处。

拼图不仅锻炼宝宝的精细运动能力,还能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大运动的能力。因为宝宝要在拼图的过程中把看见的和要抓起来的东西建立联系,并想法把图形卡在凹槽里,都是需要动眼动手动脑的。

而且让宝宝玩拼图非常杀时间,你可以利用他专心玩拼图的时间做点别的事情,是不是很棒呢?

记得给宝宝买拼图一定要从最简单的买起。不要一下子太难,宝宝就会失去对拼图的兴趣。那你的如意算盘就被打乱了。

还有你一定要记得,如果宝宝不喜欢玩,那就不要逼迫他玩。有些家长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这么贵的玩具买回来为啥不玩!”我们应该明确一个观点:买玩具是为了宝宝开心,如果为了让他开心把他弄的不开心,我们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好了,关于奶娃的专注力问题,我们就先聊到这里。欢迎在下方留言和我一起探讨关于宝宝成长中的问题。期待和你一起成长!

咱们下期见~

参考出处:公众号《说说咱家娃》,得到APP订阅专栏《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喜马拉雅APP付费精品《超级宝宝“学商”私教课》等。

欢迎关注

记得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分享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