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趣味读书屋,我是主编白溪

这是我与你分享的第33篇原创文章,希望能给你带来快乐或启发。

本篇文章约2000字,预计阅读需要12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天我说了,给孩子建立好安全感对孩子的一生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那家长该如何做才能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呢?

从三个方面入手,让宝宝生活在能够建立更完整安全感的环境中。

01 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恰到好处的爱,也就是“真爱”。不多不少,既不是过度溺爱,也不会让孩子缺乏爱。

一般情况下,家长没能给孩子“真爱”,有这几种情况造成:

1.一种情况是,由于家长因为夫妻矛盾或者和长辈相处不愉快,但为了能继续生活,又不得不把这种不愉快的情绪压抑下来。

这样的家长在去面对孩子的时候,就会试图将这种不愉快隐藏起来,然后拼命的去爱孩子。

由于担心不愉快会流露出来,就会造成两个极端:要不就是在孩子面前强颜欢笑;要不就是溺爱。总之很难做到恰到好处的去爱孩子。

这种反常的爱也会使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比如只依恋某个人,离开这个人就情绪不好,哭闹着不好好上学等等。

2.另一种情况是,家长自己的情商比较低下,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和小事情所影响,对孩子忽冷忽热。

这些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会让宝宝感到非常的疑惑:他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突然就不开心了,使宝宝对周围的环境和人都感到不安。孩子就会经常处于焦虑之中。

那么找到了原因,我们找解决的办法也就很简单了。

像第一种情况,由于自己家庭的问题,造成情绪上的不畅快,我们可以通过和家人沟通或者向朋友倾诉,想办法解决好家庭矛盾。

要明白解决矛盾并不是压抑自己内心的情绪,而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通道,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疏解,才不会让坏情绪越积累越多。比如有一天你再也无法压住自己内心的火焰,那这种坏情绪就会灼伤你周围的人,包括你最爱的宝宝。

第二种情况,就是属于自己的心理问题和人格缺陷。可以通过读书或者找到一些能够帮助自己修复情绪的工具。如果这都不行,那就需要求助于心理医生。

要不惜一切代价,将自己的心理和人格问题解决而不是隐藏。要知道孩子是无辜的,他没有责任承担你的坏情绪。为了宝宝的一生,我们一定要面对自己的问题并设法去解决他。

修复自己的性格缺陷,平和的和孩子相处。他也会从你身上感到更有安全感,更乐于去探索,更有韧性。

2 别把孩子当玩具

前段时间网络上只要有宝宝好玩的视频,就会有这么一条评论被置顶:生孩子如果不玩,那将毫无疑义。

当然,如果这种“玩”建立在宝宝乐于接受,那你可以跳过此条。但如果一些“玩”,纯粹把宝宝当成一件物品,一只宠物,那父母就需要改正了。

很多家长,特别是孩子的祖父母,对宝宝的一举一动都特别关注。今天宝宝会飞吻了,明天宝宝会跳舞了,家里的大人就欢呼雀跃。这种开心当然无可厚非,但糟糕的是,孩子的“表演”之路,也开始了。

想必这样的场景,你一定不会陌生:家里来了客人,宝宝就成了一台娱乐机。奶奶一会要求宝宝跳个舞,一会要求宝宝唱首歌。宝宝明明已经不情愿了,奶奶还是不依不饶一遍一遍的催促,还拿出零食来诱惑,要么就威胁孩子“你不跳舞唱歌这个就不给你……”。

你看,这种家长把孩子当成宠物,就像家里有只会作揖的小狗,总要让别人瞧瞧是一样的心理。完全没有给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尊重。

他们一次次的把孩子的注意力从自己的世界里拉出来,拉到家长的行为和要求上。家长只是为了炫耀“你看,我家宝宝会什么什么,很可爱吧?”

还有一些家长,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或者说他们在心理上就认为自己还是个孩子。

比如,带孩子出去玩,宝宝正在观察一朵花或者一只小蜜蜂,家长就偷偷躲起来观察宝宝。

宝宝一抬头发现家长不见了,开始惊慌失措找妈妈,妈妈却为宝宝表现出的惊慌暗暗得意和偷笑。直到宝宝要哭了,妈妈突然跳出来:“哎!妈妈在这儿!哈哈哈……”

这样的家长心情好的时候特别活跃,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无精打采甚至还会对宝宝发飙。让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为什么妈妈不开心?一定是我哪里做的不好。”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变得敏感自卑,甚至恐惧、不信任周围的人和环境。

3 给孩子规矩

给宝宝规矩,他才能更有安全感。

试想,如果宝宝掌握不了规律,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就是不可知的,不稳定的,这无疑会让他生活在无所适从的恐惧里。

所以不是有句话嘛!“最令人恐惧的不是黑暗,而是黑暗中的未知。”

只有宝宝“掌握规律,明白规矩”才能让他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 他才会对周围坏境有一种“可以被掌控“的安全感。

所以,面对宝宝的各种要求,请宝妈们慎重考虑,尽量不要改变之前的规则。

比如宝宝玩手机,你平时都不允许宝宝玩,但如果家里来客人了,宝宝在缠着你要手机,你是给还是不给?

当然是不给了,因为如果你的规则改来改去,就意味着让宝宝去尝试更大强度的测试,和更多次的确认。因为他永远不知道,下一次他是不是继续努力哭一下闹一下,你就会妥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忘记了是哪个教育专家说过一句话:”教育,与其说是在教育孩子,不如说是在教育父母。“

做父母不用上岗资格证,但是这是一个需要我们终生学习的职业。爸爸妈妈们,加油吧!

欢迎关注

记得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分享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