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家》人物视角S2E05:

史苏兰

无锡市机关幼儿园教科室主任

高级教师

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到12岁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也就是说这个时间你的习惯没有养成,12岁以后再有好的习惯,就很难根植到你孩子的身上或者心中了。”

或许你心中还有一个“21天效应”的救命稻草,但,你真的认为自己可以通过“21天效应”来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吗?学坏容易学好难,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加深印象,“好习惯”才能根植于孩子心中。

“比如说我们现在要求我们小朋友8点到8点半之间入园,可是有的孩子几点钟才入园?九点,九点半,十点。甚至有的是我们饭都端好了他才来吃一顿饭,更有甚者是吃好了饭过来睡觉的。”

史老师能这样说,说明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于幼儿园许多孩子身上。也许有时候是家长事出有因,也许有时候是因为孩子任性,也许堵车,也许身体抱恙。要知道,迟到的理由有一万种,每天一种可以用到退休。

“我记得以前我们班来了一个美国小孩,他其实是到中国来探亲,就到我们班来学习中文,他中午就是不要睡觉的。但是这个孩子就是坐在旁边自己看书,从来不发出一点声音,走路也不发出声音,这个也就是说明他在美国已经养成这样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我就是不打扰别人。”

要培养一个熊孩子很简单,由着他发展就可以了。但是要培养一个行为习惯良好的孩子,除了学校,家长影响力更大。

“入园高峰的时候,等的家长比较多,有的家长就不耐烦了‘你们能不能快点?’或者是‘你们怎么这么慢?’我们保健医师每个孩子都要问早上好,(家长)就说‘别问了,快点吧!’特别是老年纪的很急。”

你遇到过插队的人吗?你遇到过性格急躁的人吗?你遇到过加塞的人吗?没错,他们小时候可能就是受到了这样的影响。“不抢先,就吃亏”的概念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脑海里。

“在我们幼儿园,其实就是有鞋印对吧?红色的鞋印往上走,黄色的鞋印往下走,我们孩子都会这样。但是一到下午来接的时候,我们的家长可能是一天没看见自己的宝贝了,首先是冲进来,是跑。”

可能这样的家长是晚一步到教室孩子就会被抢走了?身教重于言传,不做熊家长,从你我做起。

《读家》S2E05《小习惯 大未来》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