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读历史,往往有这样的疑问:那些所谓的密谋是如何记录下来的?假使两个人密谋反叛,依着常理,断不能有第三人在场拿笔记录,但待到后来当事人失败被诛,密谋时的言行举止却能被流传地绘声绘色,这真是很诡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揣测,原因有二:一是当事人自己说的,二是后人脑补的。当事人自己说的情形也有多种情况,成功了的自不必说,公布出来也无妨,失败了的则可能是他本人觉得如此惊天秘计若不传于后人,那自己的一世英名就得不到传颂,这属于人之将死其言也真,但更大的可能是当事人受不了严刑拷打,直接招了的,这也情有可原。但实际上这种情形在整个历史中占多大比例呢?其实很少很少,那么大部分故事就应该属于第二种情形了,后人脑补的。脑补的故事,说好听点,是根据现存的证据,依着当事人的性格以及常理推断,细节可能稍有不同,但事实当无大碍,说难听点,就是胡编乱造而已,水平高的,他编的故事就圆满,水平差的,那故事就毫无逻辑可言。

以上一段废话是读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有感。接下来谈谈这本书,字不多,但内容很丰富,是三国题材难得一见的好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编这本书?就是为了让人们知道不管是正史、野史、别史、杂史,还是什么史,它们都不是很准确,甚至是谬误的,因着《三国演义》在我国妇孺皆知,所以以这个时期的历史为例谈谈人们读史时的谬误,是吕先生的初衷。

三国时代,是人们最熟悉的,就此加以讲论,自然最为相宜。——吕思勉

吕先生认为以史为鉴是个伪命题,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来因为历史无从知晓,只要你不是当事人,你就不知道他做这件事之前心里考虑了多少事,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是个伪命题,因为当局者的环境,旁观者总不能尽知,旁观者想的事情少,总会认为这样简单的事情都决定不了,岂不是迷了?但实际上旁观者只看到一两个方面,而当局者要考虑的是三四个方面,因为下决定的是他,后果也是要他承担,他断不能像旁观者那样草草决定。

假如一个人对付一个问题要顾到三方面,而旁观者只知道两方面,那在旁观者看来,这个问题自然要好对付得多。在当局者,还要多顾全一方面,旁观者所主张的方法,他就决不能采用。在旁观者看来,他的手段就很不高明,而要说他是一个迷者了。——吕思勉

二来历史哪有重复的故事?或多或少,总有诧异,若总以为这件事办得好,就拿来当模板,那件事没办好,就拿来当反例,这样办事迟早要出大问题。

所以吕先生认为历史上的情形,十分里倒有八九分是我们现在不知道的,只有那些太完备、太显著的情形,后人才能知其大略,但话说回来,真要这样,就没有历史了,吕先生也不走极端,他认为研究历史的趣味就在于在很小的范围之内,拨云见日,找到一点点事实的真相,那就很知足了。

既然是《三国史话》,而且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讲历史,吕先生开炮了!这里试举两例,一是赤壁之战前,刘备被曹操追击,从樊城一路跑到襄阳,当时的刘备带着数十万百姓,行军速度缓慢,被曹兵追上,他想入襄阳一避,奈何刘琮禁闭城门,不让他进,此时一位唤做魏延的大将很是气愤,他大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他打开城门,欲把刘备放进来,另外一位唤做文聘的大将认为魏延太放肆 ,与其争斗了起来。据着《三国志·先主传》的记载,当时诸葛亮劝刘备趁机攻入襄阳,取刘琮代之,刘备说:“吾不忍也。”吕思勉认为刘备的这句话未必确实,而诸葛亮也不大可能出这样的主意,因为按当时的情形,攻破襄阳的确很容易,但攻破之后又能怎样呢?转瞬之间,曹操的大军就来了,拿什么来抵挡呢?

另一例则是关于小霸王孙策的,在曹操与袁绍相持之际,孙策欲袭许都,关于出兵的因由,《三国演义》中写的是仅仅因为郭嘉几句嘲讽而已:

使者曰:“曹操甚惧主公;其帐下谋士,亦俱敬服;惟有郭嘉不服。”策曰:“郭嘉曾有何说?”使者不敢言。策怒,固问之。使者只得从实告曰:“郭嘉曾对曹操言主公不足惧也: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 策闻言,大怒曰:“匹夫安敢料吾!吾誓取许昌!”遂不待疮愈,便欲商议出兵。——《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

《三国志》的记载则与此有所不同,大意是说孙策趁曹操与袁绍对峙,他表明上与曹操结盟,实际上想找个机会袭击许都,目的则是迎回献帝。吕先生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甚确实,他认为根本没有袭击许都这回事,因为首先曹操善于用兵,虽和袁绍相持,但后方不可能没有防备,而且江东离着许东,距离很远,孙策又不是傻子,他难道不会事先揣摩下自己的能力吗?另外,迎了献帝,除了能得罪曹操,又有何用?如此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以孙策的智商,他是肯定不会做的。

吕思勉先生评价三国的很多人物,多与《三国演义》甚至《三国志》相反,比如他说张松、法正,那都是卖主求荣之徒,魏武帝曹操,不仅光明磊落,而且公忠体国,他和诸葛亮一样,是有着封建社会传统道德的人,而司马懿则完全相反,封建社会的道德,到了司马氏那里,则完全沦落了。举这几个例子,想说明的是,本书里的三国与大家平常所知道的三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作者的意图,不要盲目相信历史,因为古时候的情形,十分里倒有八九分是我们现在不知道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