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味读书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迎来到趣味读书屋

我是主编白溪

这是我与你分享的第38篇原创文章

本篇文章约800字,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你正在写邮件,一直缠你陪他玩的4岁宝宝,听到你必须写完邮件才能陪他玩积木的话后,往你背上狠狠打了一巴掌。

宝宝的力气比你想象的大很多,被打的地方也很痛。

那么,接下来又会怎么做?也打他一巴掌,让他知道被打是很痛的?或者惩罚他去自己的房间不和他做游戏了?

《去情绪化管教》这本书教我们用“三连问”的方法,摒弃大脑的第一反应,用更理性明智的方式对待宝宝。

“三连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

用文章开头的例子,如果你是这个宝宝的妈妈,就该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思考这三个问题了。

问题1:为什么我的孩子是这种表现?

孩子打你可能是因为你一直在忙着写邮件,他感到寂寞。所以用打你的方式来引起你的注意。

这种情绪对于一个4岁的孩子来说是在正常不过了。因为他们还不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用这种方式来宣泄不满和引起注意。

现在我们明白了,孩子动手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性捣蛋或者故意逆反。而且,他们知道自己无论表现多么糟糕都不会失去你的爱,所以这也是他们对你有信任感和依赖感的表现。

问题2:此时此刻,我想教会他什么?

正因为孩子不会表达情绪,此刻正是我们让孩子认识情绪的好时机。你可以让孩子明白,比起用打你的方式吸引注意,还有更好的办法,比如用语言表达。

问题3:该怎么教效果才最好?

比起把孩子也打一巴掌,不如我们试试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把孩子拉到身前,告诉你其实很关心他。然后你可以对他的感受表示认同,并示范如何表达那些情绪。

比如“大家都不喜欢等待,你不喜欢妈妈抱着电脑不放,所以你很生气对吗?”这样,他多半会点头生气的回答:“对啊!”他明白了你也是关心他的情绪的话,他会慢慢平静下来。

其实,孩子也很在意你,等他冷静下来愿意倾听的时候,我们可以看着他的眼睛,认真的对他说:打人不好,下次想要引起妈妈的注意,直接说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就好。

对于小龄宝宝,虽然他们不能完全明白妈妈的语言,但“三连问”的方法,是适用每个家长的。

“三连问”的方式不仅仅可以用在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在和家人同事的交往中,如果遇到了让你生气的情况,同样适用。

用冷静理智的方式思考问题本身,我们就能更接近事情的本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