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是1月18号,离18年教师资格报考只剩最后一天了。

想必很多非师范生的小伙伴现在和我一样,还在电脑前纠结,到底要不要报教师资格考试呢?

本人从小不怎么待见,亏得几位不错的老师的孜孜教诲,才奋发图强,考上大学;也是因为受老师的影响,自小就有教师梦,但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不知怎么的,脑袋秀逗了,居然没有报考师范学校。那个时候,不知道是哪位大爷给我灌输了一个观念“只要有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当老师”,因为当时实在没有非常适合我的师范学校,我就就近选择了一所离家比较近的大学读书。那个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当时的选择已经狠狠地踹了梦想一脚。

直到进了大学,我开始接触“教师资格证”时才发现,教师资格证只是你成为教师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很多学校,尤其是中学的教师基本要求“专业对口”或者“师范专业”毕业生。当时,我彻底懵了,原来还有这种规定,果然人要有见识才行。(我好傻啊,早知当时应该为梦走千里,去遥远的外省上学的。)

于是乎,大学期间我直接放弃了教师资格证,把心收到了本专业上,毕业之后,工作内容自然也就与教师无关了。

直到去年,我陆陆续续地给几个亲戚家的孩子补习功课,前前后后地补了好几个月。亲戚们对我万分抱歉,说不好意思打扰了已经毕业的我。但是我很开心,那种教书育人、看着学生的成绩一点点进步的感觉让我内心十分愉悦,顿时,教师梦又开始在我心里滋滋的成长起来了。我想当老师,我对自己说。当然,我也很现实,明白说如果想要稳定一点的话,还是要进体制内、进公立学校当老师的。

可是非师范专业成了我最大的拦路虎。

知识不足我可以学;能力不够,我可以补;但是如果从一开始就有师范生的要求的话,那么我就真的彻底没有希望了,就算你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也没啥卵用。

因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刚刚已经说了,很多学校直接就是要求师范专业或者专业对口,即使你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都很强,在评审前就会直接被pass。

第二个原因,很多人都反映教师资格证不难,通过率高。先是证书实力不被认可,然后是物以多为贱,如果人人都有教师资格证,那真是没啥竞争力。

那你说,非师范生的我,到底还要不要考呢?

我觉着,要!吧!

因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教师资格证是上公立教师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换言之,有了教师资格证,你不一定能考上公立学校;但是没有教师资格证,你基本很难考上公立学校。(我本来是想用“决不能”的,但是万事无绝对,说话还是严谨些好。)

第二个原因,学校还是有漏网之鱼的,经济不那么好的地区的学校,还有就是有一些比较开明的学校,都会把学历背景放低,把所有的考察重点都放在招聘考试上面,致力于公平公正选出最合适的教师(手动为这些学校点32个赞)。

第三个原因:嗯~不知当讲不当讲。那就是旅游可以打折(虽然教师证打折的力度远不如导游证......,不过有打折至少比没打折好)。这件事是我有一次去了一个景区,看见上面赫然写着“教师证半价”,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哇~原来还有这个操作。不过,对我来讲,这个理由有点牵强,因为我就是那个学生证握在手上打半折、都没怎么旅游的人。

就算真的考了教师证,估计也很少拿出来。

纠结好多啊,那我到底还考不考呢?

考啊。

想想自己大学考的证,到现在,其实基本没一个能用上。有些呢,是因为难度比较低,没什么水平;有些呢,是因为和自己现在工作不对口,用不上。如果你问我,考这些证,熬不懊悔,心不心疼。

我告诉你,我懊悔啊,我心疼啊。我这大好青春时光和白花花的银子啊~

但没办法,我当时就是花钱,报名,考了。

因为我人就是这么个水平,智商情商就摆在这里,真没想太多,没啥长远规划。不安的时候,觉着多张证多个保证,所以就考了一张证;无所事事的时候,想着考一张和本专业完全无关的专业证,学一些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刺激刺激自己,所以又考了一张证。可能我在这方面真的不太理性,活得不够明白,居然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无用功之事。但是呢,我也不知道怎么责怪自己,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那个选择是我唯一能做出的,当下对自己最好的选择吧(不好意思,我为自己开脱了~苦笑啊)。

如果到最后,我都没有如愿以偿当上公立学校教师,但至少自己还能自己安慰自己一下,我,真的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了一小把。

非师范生的我,最后决定要考教师资格证。

那非师范生的你,到底要不要考教师资格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