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邑县 打造“生态宜居城、创意新大邑”

大邑县委书记 李 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副院长 朱郁郁

解读大邑县新规划

“三步走”战略目标

到2020年,大邑要基本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的郊区新城。为支撑这样一个目标,将实施美丽山水、文化品牌、乡村振兴等六大行动。

到2035年,大邑要基本建成国际枢纽门户城市的文化交往中心。这个阶段,天府文创文博集聚区以及国际度假和文化旅游目的地两大功能的国际影响力将显著提升,建设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区、成都重要的国际文化交往承载地。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大邑要成为世界城市的魅力城区,为成都建设现代化新天府、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贡献大邑力量。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说起成都美景,不能不提大邑的西岭雪山。

安仁古镇、西岭雪山、花水湾温泉……过去,大邑打造出一张张亮丽的地理名片。在“十三五”的新征程中,大邑的发展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未来,大邑将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城、创意新大邑”总体思路,全力推进自然保护区、山水度假区、综合服务区、精致农业区、智能产业区五大片区建设。成都晚报邀请大邑县委书记李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副院长朱郁郁,就大邑新规划进行了解读。

在成都战略大格局下定位大邑发展方向

大邑县委书记李燎介绍,在本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大邑认真落实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以及“西控”战略总体要求,在成都战略大格局下定位大邑的发展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突出大邑在生态、旅游、人文等方面的优势,确立了“生态宜居城、创意新大邑”的城市定位和“两区三地”的功能定位。

李燎介绍,“两区”一是打造天府文创文博集聚区,突出大邑文博文创文旅优势,体现保护、传承、发扬天府文化的实际成效;二是建设国家级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区,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展现“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势。“三地”:一是构建国际度假与文化旅游目的地,展现西岭雪山、花水湾温泉和安仁古镇等优势旅游资源与文化相融这样一个特点;二是成为成都国际对外文化交往承载地,突出大邑人文在天府文化中的独特品质,打造成都国际对外交往“会客厅”;三是打造成都重要的绿色科技产业基地,发挥大邑生态优势对新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同时,大邑还提出“双城两轴、五区多点”的城市空间结构,作为总体定位的支撑,努力形成全域发展格局。

总目标是打造宜居宜业的“山水城市”

李燎表示,作为大成都唯一拥有雪山的城市,生态是大邑的发展底色。大邑森林覆盖率56.02%,是成都第三水源地,农业有机产品认证面积突破万亩大关。大邑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大邑县将通过大力治水,推进“三河七库”水环境建设。通过治理大气的综合专项行动,提升大气环境质量。通过全域增绿,构建全县五级绿化体系和三级绿道体系,加快打造 江河、斜江河和西河三条生态走廊,努力让绿色多彩成为大邑最美的底色。高标准建设桃源新城和高铁站点。

“我们总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 山水城市 。”李燎介绍,大邑将推进王滩湿地公园和街头绿地、小游园建设,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推进北二环、内蒙古大道等道路建设,打造10分钟公共交通圈,让出行更便捷。开展“书香大邑”行动,营造文化氛围,让城市更有品位。大邑还将着力提升优质的公共服务。开展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提升公共服务社会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深入推进公共服务部门延时办公和错时服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交通攻坚 融入成都“30分钟经济圈”

李燎表示,大邑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三次产业也有一定的基础。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大邑将实施交通攻坚行动,配合做好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成蒲快铁建设,加快实施天新大快速路,融入成都“30分钟经济圈”。实施乡村振兴行动,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实施1.6万亩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突出美丽新农村和特色小镇建设、川西林盘打造,实施社区发展治理,促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产业绿色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早在唐代,大邑“文创产品”白瓷就成了皇家贡品,并进入诗圣杜甫的诗篇。李燎表示,作为“西控”区域的大邑把生态人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文创文博文旅集聚区,构建大邑文博文创文旅产业体系。“我们以安仁博物馆小镇为载体,聚合建川博物馆、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的优势资源,高标准建设文创文博产业,构建人才集聚、业态丰富、文创企业集中的文博文创产业生态圈。同时,我们加快创建西岭雪山-花水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做好 文化+旅游 的产业发展,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让更多人喜欢大邑、投资大邑,同时也让大邑成为更多人才特别是年轻人的创业之地。”

专家访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副院长 朱郁郁

三个尊重 三个充分展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副院长朱郁郁接受采访时表示,大邑的规划有三大亮点,体现为“三个尊重”。

第一是尊重自然。这次规划重新认识了生态对于大邑的价值,将成都“西控”战略作为倒逼大邑转变发展模式的重要契机,提出不仅要严格保护生态,更要将优质生态环境转化为大邑发展的机遇,实现全域风景营造,吸引旅游休闲、创新创意等新经济产业入驻,形成“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大邑样板。

第二是尊重人文,也就是贯彻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优质的环境品质、完善的公共服务,提升大邑本地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并进一步吸引外来新消费人群、新就业人群、新居住人群,使大邑成为一个本地人自豪、成都人常来、外地人向往的魅力城市。

第三是尊重文化。佛宗道源、庄园林盘以及特色小镇是大邑独特的文化符号,规划提出不仅要保护好,更要传承好、利用好,在这些文化资源上主动嵌入文创、文博、文旅等新功能,有力促进大邑城市发展动力的转换升级。

朱郁郁说,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大邑的独特魅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典范区”非常合适。这里说的典范区,可以用三个充分展现来解释。一是充分展现以西岭雪山、雾山斜江为代表的中国诗意山水魅力;二是充分展现以小镇、庄园、林盘为代表的川西田园人文活力;三是充分展现以文博、文创、文旅为代表的大邑经济新动力。

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 大邑县供图

(原标题:大邑县 打造“生态宜居城、创意新大邑”)